愛香港必須認識香港的歷史


2810 期(2018 年 7 月 1 日)
◎ 教會之聲 ◎ 吳思源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香港回歸中國已二十一年,有說人心尚未完全回歸,其中一個原因是大部分香港人缺乏歷史感,看不到香港與大中華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係,也對香港作為一個國際大都會本身的歷史和過去百多年走過的軌跡,缺乏全面而深入的認識。

  香港地居華南,位於廣東省珠江三角洲出口之處,地屬狹小,本身亦無太多天然資源,但自唐宋以後,已為國人南來謀生之地,及至明清兩朝,日見繁衍。當然最大的轉捩點是因鴉片戰爭(1839-1842)而被清政府割讓給英國,自始治權落入英人手上,直至一九九七年七月一日凌晨回歸中華人民共和國。

  在英治的一百五十多年,大部分時間正值大英帝國如日方中,借香港大力發展在遠東的貿易。英政府看中港島北岸水深港闊的維多利亞港,大力予以開發,藉自由貿易和航運的方便,聯通國內南北與亞太歐美諸國,遂一躍而成東北亞與東南亞的交通樞紐。自十九世紀中葉開埠以來,香港不但成為中外貿易及航運要道,也成為中西文化,以至東西文化交雜匯萃的要塞。

  及至上世紀四九年後,內地政權易手,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頭二、三十年大量國人南來,帶來了人力、資金和技術,再加上當年國家比較封閉,香港遂得天時地利的優勢,進一步飛躍而成世界知名的國際貿易港,在八十年代更加成為「亞洲四小龍」之一。

  香港人必須中肯而全面地認識自己的歷史,對自己的身分不亢不卑。其實所謂「香港人」多是四九年前後南來的中國人(不論是1911年前大清帝國國民;或是1912-1949中華民國國民,又或是四九年後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都是中華民族的一分子。在民族、血緣和文化上,我們不啻屬於中華民族,但另一不爭的事實,是香港的開埠和發展和我們中國都有不可分的關係。

  基督教十分重視歷史。舊約的《申命記》尤其強調要追憶過去,鑑古知今,一方面了解上主的作為、歷史的迂迥背後往往有奇妙的奧迹,另一方面也要認識自己的身分和任務、限制和潛能。

  自香港回歸中國後,新的名稱是「中國香港」,從此香港市民與中國榮辱與共,唇齒相依,命運連在一體。愛國愛港,不但有其需要,更要在全面而準確的歷史認知大前提下,承擔國民的責任,對國家、對民族,作出真正的貢獻。

  吳思源(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行動】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畫出深情】

【阡陌上的邂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