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默想


2802 期(2018 年 5 月 6 日)
◎ 牧心世情 ◎ 戴浩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坊間有很多個修煉方法正大行其道,修煉的人也有很多是高薪和高學歷的人士。我們不難理解這些人的需要,因為在我們這個快速而滿是壓力的社會生活中,我們高度集中注意每分每秒的事情或數字轉變,要我們作出決定和回應;萬一我們遲了回應,可能又損失了數以億計的生意額或金錢。這不僅是老闆的經歷,更多是替老闆工作的行政人員或分析員的經歷。因此,我們實在渴望一種另類生活,在這種沖擊得體無完膚緊張生活中,可以得着暫時的寧謐。於是,從超覺靜坐到瑜伽修煉,在香港就如雨後春筍。或許,我們以為基督新教的信徒們返教會,便自然有這種寧靜生活的感受;但大多數要面對的,卻又像在自己工作環境所要面對的差不多,例如:事奉的壓力、信仰問題等,都不能使我們真正的在主裏休息。

  最近拜讀了本院榮休教授陳國權牧師在他的「道在雙月刊」中探討「基督教也有正念的教導和操練嗎?」一文,知道更多現在香港對「正念」這種療法和操練,十分流行。當筆者「谷歌」(google)一下,發現有不少與正念相關的,例如:正念冥想、正念減壓、正念瑜伽和正念禪修等。我不是想要知道更多有關正念如何影響香港,而我要問基督新教的信徒為何對默想如此貧乏?

  在我開始傳道時,我正受《屬靈操練禮讚》一書中有關默想的提醒和影響。但當時想再從這方面了解更多時,發現基督新教對這方面的資料不多。到後來了解到陳國權牧師教授的靈修神學才知道,兩千年來的基督教傳統,有深厚的默想傳統,對我們這些現代基督徒而言,甚有幫助。但為何基督新教對這方面又那麼缺乏?我只能說,因為改革教會運動的核心就在於去除教會因行為稱義這個信仰問題,變為所有教會傳統和有關信仰操練被視作違反信心所致。這種矯枉過正的做法應當去除,這樣才能使教會的信仰生活更多姿多采。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四環九約賞教堂】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