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醫」等同「久病成醫」?


2779 期(2017 年 11 月 26 日)
◎ 教會之聲 ◎ 關銳煊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近日特首在立法會為二零一七年施政報告發言全文中,重點放在房屋供應及青年前途上。雖然有輕輕提及安老助弱,改善民生,然而過去二十年特區政府在應對人口老化浪潮上建樹不多,導致今天如夢初醒,惶惶不可終日。

  人老了,身體功能變差了,在醫療上的需求倍增。「公營醫院服務將面臨極大挑戰,即使政府為興建醫院基建和醫院管理局投入額外資源,也難以充分應付,更何況預防勝於治療……。」特首在上述發言中確實已充分理解目下長者醫療的困境,但難做並不表示不做吧!總得有個開始以應對未來的醫療失衡,別讓長者病困愁城啊!

  喜聞特首高度讚揚食物及衞生局局長是多年來倡導基層醫療的專家,並且日後會大力發展基層醫療服務的規畫和落實制定藍圖,亦已率先在葵青區試行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

  筆者不才,亦非醫療專家,就特首在醫療及安老施政上所羅列的偉大工程有下述一些提問,企盼特首及局長啟蒙一二,以安香港一百多萬耆老的心願:

  一、成立基層醫療發展督導委員會,全面檢視現時基層醫療服務的規畫,透過地區醫、社合作模式提供社區醫療服務。

  不知政府可否介紹一下往昔的基層醫療服務的成敗得失?有甚麼規畫?運作了多久?成效指標為何?有跟進改善優化工作嗎?新舊模式有何優劣對比?全面檢視需時多久?

  二、計畫於兩年內在葵青區設立嶄新運作模式的地區康健中心。

  請問這中心與上屆政府所設立的長者地區健康中心有何區別?在基層醫療發展藍圖上擔當何種角色及功能?新的地區康健中心擬提供多種專業服務,但每項都要花上頗長時間去醞釀、教育、宣傳和推廣,遠水能救近火嗎?

  三、為不同人口組別編制《基層醫療指南》。

  請問這項目有路線圖及時間表嗎?長者人口已輸在起跑線,局長還要他們等待嗎?

  四、加強醫療人員隊伍的合作,提供更周全的醫療服務。

  現今人盡皆知醫療人員隊伍嚴重不足,NGO的院舍、醫護人士、PT/OT難求,連帶同個人護理員亦極度短缺,這人力資源流失困境在短期內解決有望嗎?

  就現屆政府首份施政報告中有關長者醫療方面,我們提出一些愚見,似乎政府若要達到一個稍為像樣、具規模的基層醫療服務,並且順暢地恰如英、美、加等地的話,相信需時不短啊!香港未來將會面對三個人口中便有一個長者,其特色亦會是女性多、男性少;喪偶多、身邊子女少;經濟供養倚靠子女多,獲得社會保障支持少;日常照料倚靠子女多,社會提供幫助少;閒暇時間多、精神文化生活少;帶病多,完全自理少。這種老齡化、孤老化及衰弱化的趨勢,若仍然未有一個健全的醫療服務去支持長者們,難道為政者以為長者們可以久病成醫,自求多福嗎?「老有所醫」是中國國策之一,香港回歸祖國轉眼二十載矣,讓香港的長者們也可享受「老有所醫」吧。誠心所願!

  關銳煊(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出版部長)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

【閱讀轉化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