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穌的權柄


2771 期(2017 年 10 月 1 日)
◎ 釋經講道 ◎ 褚永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太二十一23-32)

  經文脈絡,承先啓後

  耶穌以彌賽亞和王者的身分進入耶路撒冷(太二十一1-11),祂雖然騎着借來的驢駒,形像貧窮卑微,但無改百姓對祂的歡呼和擁戴:「和散那歸於大衞之子!奉主名來的是應當稱頌的!至高無上的,和散那!」(太二十一9)。耶路撒冷的一衆百姓,熱情地把衣服和樹枝鋪在路上,如同紅地毯般,歡迎他們的王。整個情景令人熱情高漲,歡呼聲響震天,竟然令全城驚動(太二十一10),城內百姓都在問:這是誰?但答案竟是:從加利利的拿撒勒來的先知耶穌。(太二十一11)。這顯然是耶穌真正身分的誤會。

  跟着,耶穌進入聖殿,將其中做買賣的人趕出聖殿,又將他們的生財工具和商品一併推翻在地上。霎時,聖殿內鴿子紛飛而聲咕咕、牛羊四竄奔逃而咩咩不絕,銀錢落地叮噹夾雜着店主在地板上尋找四處滾動的錢幣的怒吼,讓聖殿內的寧靜一掃而空,代之而起的是宗教權貴的忿怒和指責(太二十一15)。就在衆聲喧嘩時,在這腐敗人性的罪惡污穢中,一股震鑠古今的清流充溢着整個聖殿:「我的殿要稱為禱告的殿,你們倒使它成為賊窩了」(太二十一13)。是這先知的宣告,和應着在聖殿中遊走觀看的小孩子們的歡呼:和散那歸於大衞之子(太二十一15),更加觸動了祭司長和文士們的不滿,引發了接踵而來的種種挑戰。

  耶穌和門徒離開聖殿往伯大尼去,早上因為餓了,便在一棵無花果樹下找果子充饑,但這棵無花果樹只有葉子,獨缺果子,於是耶穌便詛咒這樹說:從今以後,你永不結果子(太二十一19),而那無花果樹便立刻枯乾了。這是以語言行動的成效來印證耶穌真實的身分。祂真的是大衞的兒子,是配得榮耀的王者;他真的是彌賽亞,但是一個卑微的彌賽亞;他真的有權柄,可作奇事。基於這一連串事件,便引發了馬太福音二十一章二十三至二十七節有關權柄的討論,及耶穌連用三個比喻來解說宗教權貴的不信:兩個兒子的比喻(太二十一28-32),惡園戶的比喩(太二十一33-46),喜宴的比喻(太二十二1-14)。

  一.質疑聲音不斷

  人間的宗教權貴(祭司長和百姓的長老)質疑耶穌的權柄:「你仗着甚麼權柄做這些事?給你權柄的是誰呢?」(太二十一23)。從上文一連串經文中都印證了耶穌的權柄的來源,若祂不是那從神而來的王者和彌賽亞,以祂勢孤力弱的門徒,可以鼓動耶路撒冷衆多百姓參加這龐大且自願性的宗教行動嗎?祂可以用言詞叫一棵不結果子的無花果樹立即枯乾而死亡嗎?連聖殿中的小孩子們也懂得和應大街上羣眾的呼喊,為甚麼只有這些宗教權貴如瞎子一般呢?因為他們目盲而導致他們只會質疑?對神的作為有目無睹?沈醉在自身的無知中,在黑暗中以理性糾纒不清,無視神在歷史中和祂子民中的作為。

  二.再次的機會

  當耶穌以另一個相似的問題(施洗約翰的洗禮是從哪裏來的?(太二十一25)來回應宗教權貴們的問題時,許多信徒非常欽佩耶穌的智慧,但是,除此之外,還有另外一個隱含的智慧。當祭司長和長老們回應時,其實他們是清楚知道答案的。施洗約翰的洗禮的確是從天上來的,既然答案如此清晰,他們為何不作答呢?幾經思考,為何仍然為了不同理由而拒絕呢?為甚麼不信呢?為甚麼不順服呢?在漫長的掙扎中、思考中,上帝已經在靜默中給予機會回轉和悔改,只是他們以各種理由來拒絕。但上帝仍在等待,靜靜地等待⋯⋯

  三.信心與順服

  「因為約翰到你們這裏來指引你們走義路,你們卻不信他;稅吏和娼妓倒信以後他。你們看見了,還是不悔悟去信他。」(太二十一32)。這一節經文中「信」字出現了三次。這顯明信心在這整段經文中的重要。其實「信」與上文兩個兒子的比喻(太二十一28-32)關聯呢?父親分別吩咐大兒子和小兒子到葡萄園去工作,前者先說不去,後來懊悔便去了;後者說去,其實沒有去。很明顯的,信與順服不能切割,在馬太福音中信就是順服。比喻當日的聽衆,直到千百年以後的今天的讀者和聽眾,都被邀請進入這故事的世界裏,被問這相同的問題,你會作出甚麼回應呢?希望二十一章十九節不會成為我們的判詞。

  褚永華(香港神學院院長)·聖靈降臨後第十七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家庭牧養】

【平視人生】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