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學的老師,老師的神學


2754 期(2017 年 6 月 4 日)
◎ 文林 ◎ 仇勁剛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拆毀中重建,重建中拆毀」、「神學的教會,教會的神學」—這就是鄧紹光教授,「鄧拉比」喜歡用的語法。無論是在教學,還是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總覺得老師高深莫測。其實他一直都是在其獨特的語言系統中與我們溝通,我們要進入老師的語言系統中,才能稍稍有所領悟。

  記得第一次上老師的課,他在白板上揮灑自如,由創世講到啟示,其間不斷問我們問題。當我們答一個問題時,他會再追問數十個問題。例如:老師問神創造世界時是如何開始?我們答由無造有。他便再追問,甚麼是無?怎樣由無造有?有又是甚麼?造又怎樣做?造甚麼?還在造嗎?何時停……如此,他再發問時,我們全班同學不敢再回應。他自問自答幾次後,他再發問,我們仍舊不敢回應,他說:「又不懂嗎?喂,你們已經是神學生了!」我只好硬着頭皮回答他,這次他沒追問下去,卻發出一聲「㗩」,搖搖頭,然後在白板上繼續寫字。我們全班同學不敢再發出甚麼聲音,就這樣挨過了第一堂課。老師的莫測高深,讓我們深感在神學院裏的日子必定會有很多被拆毀的時間,也必定有很多重建的空間,引用老師的話,正是「拆毀中重建,重建中拆毀」。其實老師就是要我們意識到,我們對事物的看法和思想,正影響着我們的行為。我們生活的世界不斷在轉變,不同的人總會遇到不同的處境;不同的處境,遇上的問題和處理的方法總會有差異。可是,我們總會覺得自己的方法才是正路,我們自己的見解才是真理。他就是要在重建中拆毀我們,在拆毀中重建我們。

  當然,老師並不是真的那麼可怕,他是一個滿有情感的詩人。他對學生愛惜、對女兒愛護、對師母愛慕。有一次到老師的家中作客,師母做了一些小菜,老師負責介紹時,他用一貫的語法介紹一客「皮蛋夾酸薑,酸薑夾皮蛋」。老師的語法是很一致的,上課時與下課後,並沒有很大的分別。不過對着師母跟對着我們學生時的「氣場」就很不一樣。他對着師母就溫和得多,同一樣的語法,用在介紹「皮蛋夾酸薑,酸薑夾皮蛋」之上,沒有霸氣,卻滿有暖意,滿有溫情。其實,老師面對師母,我們看着就明白詞語破碎處,正正就是可行動之文本,可體驗的見證。老師實實在在地示範了這就是基督耶穌要我們踐行的生命榜樣,在老師面對師母時,讓我們體現到基督如何在生命中自限,騰出空間,讓他者進入生命,為他者而活;我們就是要學他一樣謙卑,學他倒空自己,學他看別人的需要比自己重要,學他自甘卑微,完全順服。

  說真的,老師的神學不單「言說」,他還每天踐行,「身教」做我們的榜樣。他要我們學習基督,追隨基督,以耶穌基督在世的生命和生活,作為我們行事為人的榜樣。每天早餐時,鄧拉比會坐在星月餐廳,以前會拿着檸檬水,現在就喝着齋啡,等候一個又一個回來上課的同學,就在早餐時間開始這個早餐的神學課,這個餐桌上的團契。老師好像潘霍華的《團契生活》一樣,在神學院踐行作為教會這個信徒羣體,就是那宣稱「基督是主」而生活的羣體,我們的共同目標就是跟隨基督,作主門徒。這不是只在乎感覺,也包括了信徒羣體的生活;由早餐開始,他就與我們一起認真學習和思考我們的信仰內容,是深入思考我們所信靠的耶穌基督,祂那在世的生命、死亡與復活對我們信徒羣體,即是教會有甚麼意義,並且不斷的拆毀我們舊有不合乎基督福音的想法,合一地思想福音,在主耶穌基督的真理中彼此被建立。

  今年老師用「神學的教會,教會的神學」作為浸會週的題目。其實在我們接受神學訓練的幾年,一直以來老師就是以神學作出論述,就是要教曉們甚麼是神學,同時要教導我們教會應如何成為教會。要教導我們教會應如何知道自己的定位,用神學來做教會,在教會裏做神學。教會就是教導我們神學,神學就是教導我們成為教會。在神學院裏,老師本着聖經活出榜樣,要與我們一起在神學院踐行這種信仰羣體的生命,讓我們學習向着同一目標進發。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