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付的帳單


2754 期(2017 年 6 月 4 日)
◎ 信仰通識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自二戰結束以來,社會隨着工商科技的發展而急速世俗化。歐美教會普遍一蹶不振,參加崇拜聚會的人數急劇下降。中古以來的宏偉教堂建築,大部分乏人問津;北美的教堂,亦多淪為給老人家玩數字彩票(Bingo)的地方。傳統的佈道、培靈、奮興聚會,對年輕一輩的信眾已逐漸變得不甚相干。而作為西方教會的宣教禾場,當時的華人教會似乎並未受到直接的衝擊,部分知識分子卻已隱隱感受到那股暗湧。

  對於上世紀七十年代北美信主的信徒來說,相信不會沒有讀過一兩本薛華(Francis Schaeffer)的著作。薛華肆業於西敏寺神學院,師從改革宗神學家范泰爾(Cornelius Van Til),信仰上是個無可指摘的基要派。他結合系統神學與護教學,挑戰信徒從一個「世界觀」的角度去反思信仰,因此又被稱為「知識分子的使徒」。他的護教三部曲:《永存的神》(The God who is There)、《理性的規避》(Escape from Reason)和《太初有道》(He is There and He is Not Silent)廣泛引證歷史、藝術、哲學及當代文化思潮,力陳基督信仰應對當代問題的適切性。

  雖然薛華的廣泛涉獵面使他在神學上不再囿於一門一派,他的護教方式,基本上仍然追隨范泰爾的前設論(Presuppositionalism)。簡單來說,任何立論皆有其明確或隱藏或想當然的前設(Presuppositions),而檢查論據背後的前設,比審視論據本身更重要。因為在前設中不存在或不被容許的,再精密的邏輯和高明的推理,也不可能在結論中出現。不去處理彼此在前設上的分歧,討論也就往往流於捨本逐末、自說自話。宗派間的分歧,自然亦多牽涉隱而不宣、甚至刻意迴避的前設性問題。

  回歸後香港社會急激政治化,教會作為一個社會羣體,已無法置身事外而仍能實踐使命。然而由於華人教會幾乎完全跳過西方教會當年的衝擊,並不感到需要發展一套觀照和整合生活的「世界觀」,亦不習慣探討事物的前設和信仰在不同範疇的內在邏輯。於是,一旦離開了傳統教會狹窄的意識形態,信徒往往發覺自己手上只有一根木棒,去應付外面的坦克、飛彈。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信仰通識】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智慧男本】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

【路德的蘋果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