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716 期(2016 年 9 月 11 日) ◎ 一起走過從前 ◎ 余妙雲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工福問題賭徒復康中心成立不足一年,已收到絡繹不絕的求助電話和來訪,正說明了香港社會對於戒賭服務的需求龐大,而能協助賭徒面對問題的同工少之又少,中心需要更多關心者,而教牧、社工和輔導員,更需要完善良好的裝備和培訓來輔導賭徒。二零零二年一月一個為期半年的戒賭輔導員培訓課程正式推出。課程分三部分:三十六小時上課時間;參加性向測驗評估;參加二十四小時實習及每月個案研討。在理論層面上涵蓋了:香港賭博的現況與分析;問題賭博的界定及成因;治療問題賭徒的策略;家庭與社羣;協助問題賭徒的原則及策略;戒賭輔導員的條件及技巧;賭博問題的週期性及處理方法;重賭危機的處理及預防。並有莫陳詠恩博士、潘偉智博士和來自澳洲的蔡志明牧師任講師。培訓課程連續舉行了二屆,共吸引了八十多名學員參加,其中有昔日沈溺賭海的過來人,更有不少社工和輔導員等有志投身賭徒復康工作的人士。這些受訓的生力軍的確對工福和其他社會服務機構帶來幫助,而這也正是潘Sir的心願,希望能將工福在服務中所獲得的經驗和技巧與更多服務機構和個人分享,提升香港在戒賭事工上的服務質素。
潘Sir亦獲機構董事會全力支持,資助往加拿大温莎大學Iona College「賭博研究所」進修戒賭治療課程,遇上恩師Dr.Rose van Es, 在她的欣賞,鼓勵和積極引導下,在戒賭輔導模式建立上得着肯定,更成為日後研究華人戒賭的基石。二零零三年十二月更邀得恩師來港主領認可賭博心理輔導師培訓課程,而潘Sir協助講解香港華人賭博問題及輔導特色,為問題賭博提供專業、全面、並可獲授證認可的培訓機會。心理輔導師課程的開展,正正解決了香港戒賭工埸上缺乏專業人才的當務之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