綑鎖抑或自由?失去抑或擁有?
我很後期才認真看法布里契爾斯(Carel Fabritius)所畫的金翅雀,原來鳥腳是被鎖在一個掛牆架上。嗯!究竟我想講那幅畫,抑或那部獲普立茲獎的小說巨著呢?
兩者都不容易講。那幅畫和這部小說,起初是很沈重傷感的。再想再看好像看到一點明亮。
一隻被鎖着的鳥、一個喪失母親有創傷後遺症的少年,還有少年所盜取的名畫,唐娜•塔特的《金翅雀》(Goldfinch)將這些和更多連繫上來,在傷感和迷惑中,迂迴曲折地呈現人生的失去、生命的長成,我覺得這裏好像還是有救贖的。
塔特藉男主角的母親介紹《金翅雀》這幅畫。荷蘭畫家法布里蒂烏斯於一次恐怖爆炸案中喪生,《金翅雀》是他所遺留下來為數甚少的一幅名作。母親在博物館對兒子說:「它可以說是我第一幅愛上的作品。」男主角起初覺得這幅畫「沒甚麼特別衝擊情感的元素」,但他覺得畫中鳥「自我封閉」、「聰穎伶俐、提防警醒」。母親愛這幅畫,兒子想念亡母,失去母親,惟有抓着這幅畫,惟有將情感投射到畫中鳥。
男主角在博物館遇到一位女孩。兩位少年人都有同樣的關注:畫中鳥腳上的枷鎖何時可以解開?
對男主角而言,這隻鳥像一個「小小囚犯」。到長大後,男主角再講出自己的感想:「如果那隻特別的金翅雀(牠也確實非常獨特)從來不曾被捕捉,或沒有生來即為籠中鳥,展示在某間屋子內,讓畫家法布里契爾斯看見的話,事情又會怎樣呢?牠將永遠無法理解自己為何被迫過着如此悲慘的生活……在鎖鏈的允許範圍內短暫飛翔。但就連小孩都能看見牠的尊貴:那小小的勇氣,蓬鬆的羽毛與脆弱的骨頭。牠不怯懦,甚至不絕望,而是沈着地堅守原地,拒絕封閉自己,與世隔絕。」
小說中男主角在名畫陪伴中度過生命的創傷,藉着一幅畫,他穿越豐富的藝術世界,感悟超越時空的生命結連。
「牠一輩子都得那樣綁着?」這是小女孩當天在博物館輕聲提出的問題。或許,這也是每一個成長故事要解答的問題。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