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十25-37)
願主耶穌基督的恩惠常與你們同在。
在我們的成長過程中,常常被灌輸一種人生哲學,就是一生中要做一些有意義的事,這是對的,但落在一個高度競爭、以追求成功為主要價值觀的社會的時候,以上的人生哲學就會變成追求做一些大事,以致你可快速致富,營造自己成為一個有決策權力,在社羣中有影響力的人。這是現時社會人人趨之若鶩的事,但今天的經文重新提醒我們做人的態度。
每一個人都追求永生,我們也一樣,要以此作為人生終極的目標。權力、名聲和利益只是人生的過程,但大家都希望最好有權、有名、有利之餘,同時有永生,但聖經不是這樣說;有律法師問主耶穌,怎樣才能得到永生,耶穌當然不會說要有權、有名、有財就會有永生,主說:「要愛上帝並愛鄰舍如己,並要做出來,就可得永生。」律法師追問誰人是我的鄰舍,其實這提問反映提問人的思想非常狹窄,因為當具體界定了哪些人是鄰舍,那豈不是說「這些是鄰舍的人」我們就要愛,自然地,那些「不是鄰舍的」就可以不愛了?所以,耶穌不直接回答律法師,因為律法師的問題在耶穌看來是沒有有效答案的,於是耶穌說了「好撒瑪利亞人的故事」。這故事我們都十分熟悉,知道祭司和利未人都是要守潔淨法律,而分別為聖的人,一沾了受傷或流血的動物或人就要重回聖殿行潔淨之禮,完成了才可回家,於是他們都一一避開;但外邦的撒瑪利亞人動了慈心,明知道要照顧這可憐的受傷者,要付出的時間和心血都很大,但仍願意照顧他。耶穌用這個故事來反問律法師:「誰是落在強盜手中的鄰舍?」意思是說,當一個人遇到困難和需要幫助時,他的朋友通常都一一跑了,但哪一個肯留下幫助這受傷的人,哪一個就是他的鄰舍,而撒瑪利亞人就是愛鄰舍如同自己了。在這段經文中,耶穌將愛鄰舍如同自己的精神涵蓋到愛一些有需要幫助的人如同自己,這人就可以承受永生。
弟兄姊妹,我們要思想一下我們怎樣才能承受永生呢?耶穌說:「愛上帝,又要愛有需要的人如同自己。」對於我們來說,是不是很困難?是的,在當今香港這個社會,幫助別人時要花上時間、金錢、體力和心血,這都是我們很計較的事情;按我們接受的教育,我們可以用心來愛有需要的人,但到了真的要付上時間、心血和體力時,我們很多時候會有所保留,因為人性就是以自己的利益為出發點。但耶穌今天正正就是要教導我們,如果是上帝的兒女,就會喜愛遵行上帝的吩咐,愛有需要的人,正正是上帝的心意在我們的生活中彰顯。我們的人生態度,就是應該追求永生,追求上帝的榮耀在我們身上顯揚。
看看我們身邊的家人、朋友和教會中的弟兄姊妹,每一個人都需要別人關心。當我們看到自己連同所有人都有鄰舍的關係,都需要互相幫忙,那我們就應該坐言起行,關懷、愛護、照顧我們身邊的人,即使是一聲問安,或代禱,或分享,都是一種愛的行動。我們以此為我們人生的追求目標,是永生,是愛上帝,愛有需要幫助的人,如同自己。
張振華(基督教香港信義會監督)·聖靈降臨後第八主日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特稿】
【一起走過從前】
【信仰重尋】
【信.道.靈.心】
【傳道故事】
【各司其職】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明心見證】
【牧心世情】
【生命同行札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