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的負面情緒都是由於心理時間的累積和對當下的否定。不安、焦慮、張力、壓力和擔憂—所有形式的恐懼—都是由於太多將來,當下不足之故。罪咎、後悔、怨憤、委屈、憂傷、苦毒和所有形式的不寬恕,則是由於太多過去,當下不足之故。」 艾克哈特托勒,《當下的力量》
「活在當下」(Being Mindful)可以說是現今席捲整個輔導界甚至是基督教靈程修練的導向概念。雖然有人立刻指出,這個觀念在某個程度上似乎是綜合了佛家的禪修、基督信仰和新世紀運動等精萃。但這到底只是一種時代潮流的混合產物,抑或不同的信仰、文化傳統在各自的道路上領悟的共有真相?
「你不能透過回到過去而找到自己。」作者說,「你只能透過活在當下找到自己。生命就在此刻。在過去,生命沒有一刻不在當下,將來亦然。」簡單來說,在任何時候,生命就是當下。正如引文所述,作者認為困擾一般人的情緒問題,大多根源於對心理時間的錯置。
當然,心理分析學派會指出,我們往往是透過發現被壓抑或刻意遺忘的過去,去重新認識那個被我們否定的自己。譬如「(關係)並不引致痛苦與不快,它們只不過是帶出你裏面早已存在的痛苦與不快」。問題的根源,永遠是在我們裏面而不是在我們外面。「那裏有忿怒,那裏就埋藏着痛苦」。只不過對過去的覺悟,亦只能發生於當下。並且這個覺悟使生命在當下得到釋放。不在過去,也不在將來。
這多少迴響着上幾次提過奧古斯丁的《懺悔錄》和巴斯葛的《沈思錄》。它們的重點各異,卻不約而同地指向時間的弔詭性。怪不得二十世紀最觸目卻沒有多少人看懂的哲學鉅著,是海德格的《存有與時間》。
然而,我們在理論上未能掌握的,在生活的經驗中卻往往能有所體會。作者指出:「我告訴你的任何屬靈真理,都是你內心深處早已知道。我所能夠做的,只不過是喚醒你所忘記的。」教義指向真理,真理卻往往表彰於實存處境。因此,在某個意義上,「就在你察覺到你不再需要尋找上主的那一刻,你就找到上主。」你不再需要尋找上主,只因你就住在上主的山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