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高永文醫生,上週主持一個親字賽跑比賽的開步禮,甫起步便被一名小孩子絆倒,頭破血流,需送院縫針。
香港近年掀起一陣「親子風」,甚麼「親子旅行」、「親子講座」、「親子賣旗」、「親子雜誌」、「親子書籍」,多不勝數。總之但凡活動冠上「親子」兩個字,彷彿就有助於促進父母子女之間的關係。
矛盾的是,當「親子」愈來愈盛行,連賽跑也要「親子」,扶老攜幼的一起去跑,香港的孩子待在家中的時間卻愈來愈少,最新的調查數字顯示,在全港五百一十間全日制小學中,三百三十三間小學的學生留校時間逾七小時,三間更達八小時,而且許多學生在放學之後,更直接送到各大小補習社參加甚麼「功輔班」,不少一直留到晚上八時許才可回家。至於在學校午膳的時間,好多只得半個鐘頭,之前之後都在上課。
美國一位心理學家David Elkind著有一本書,書名是“The Hurried Child: Growing Up Too Fast Too Soon”,猛烈批評這一代成年人對兒童揠苗助長,頃塞太多,給予許多不必要的壓力。他說美國社會近三、四十年有一種很錯誤的思想,就是追求兒童快速成長和無止境「開發」幼兒的潛能,漸次這趨勢直撲全球,歐洲社會因有此較深厚的人文傳統,較有一份免疫力(所以英、德、法、意大利的小孩子沒甚麼電子學習),但亞洲急於「發展」的國家就多正中下懷,以為「執到寶」的緊隨其後。看看我們和鄰近地區,充斥着大量從胎教到讓幼兒學習記憶或音樂之類的非科學、非理性手段,早期學習的盲區誤區比比皆是。
隨便翻閱坊間以家長為對象的媒體,盡是五花八門的兒童啟導和發展課程資訊,甚麼「打造天才兒童」、「送孩子上哈佛」、「大腦潛能記憶法」、“Extra Sensory Perception”諸如此類,結果父母們惟恐不及的信以為真,紛紛把兒女送給「專家」去訓練,誰不知這樣只會令孩子失去童真,日夜操練折騰,童年被壓縮打折,後遺症是孩子們感到不快樂、厭煩、苦悶,以及反叛。
真正的「親子」是在家中,毋須也不應該「外判」。與其大伙兒拖男帶女的親子賽跑,不如送孩子到一間較少操練TSA的小學,早點下課回家,在鄰近的球場陪他跑跑步,這才是貨真價實的「親子」。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性」在反思】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