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念念


2649 期(2015 年 5 月 31 日)
◎ 心靈絮語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上次談香港金像獎,弄錯了一件事,就是批評林家棟叫獨立導演為「張咩咩」有失尊重。後來再翻查,才發覺他口中的「張咩咩」並不是導演,而是角逐新演員獎的張雪芹。無論如何,講笑要懂得看情況,對已成名的講笑是親切,對新演員新導演講笑很易變成揶揄。

  有幕後寫手在專欄解釋,司儀和嘉賓講稿都由大會找人代寫,問題是講的人有權不照稿讀,只要多一點敏感度,便能減少不必要的誤會批評,都說香港電影人充滿創意,經常在有限條件下發揮無限想像力,可惜就是欠缺了一種文化素養,一種人文關懷,對新晉導演和演員的玩笑開得過分了。

  相比之下,台灣電影在這一方面要比香港優勝,最近張艾嘉導演的《念念》便是滿有人文氣息的好電影。環顧香港,除了許鞍華,我想不出誰能拍得到。在鏡頭下,我們從綠島的變化,看到台灣的歷史。三個年輕人,三段心結,導演不徐不疾緩緩道來,有時虛幻有時真實,當心結逐一解開,觀眾也彷彿跟着他們一起成長。

  好喜歡電影中以美人魚故事作串連。童年時讀安徒生這故事,就想,美人魚為了不可知的愛情離開大海,值得嗎?導演藉電影指出:為了看清外面廣闊的世界,不惜代價「離開」是值得的,這也許就是媽媽甘心背負拋夫棄子罪名的原因。當兒女長大,慢慢明白體諒並寛容接納媽媽的決定,也同時跟自己心中的怨恨化解。兒子育男醉酒沈睡中回到麵攤重遇媽媽的一幕真好,時空交錯,奇幻而又真實,他的心結因此打開,叫人好感動。

  穿越時空,跟思念的故人重逢,跟未圓的憾事和解,可能,是許多人絮絮念念的夢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聯會內望】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