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649 期(2015 年 5 月 31 日) ◎ 經典看人生 ◎ 許立中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對於米奇艾爾邦,我們比較熟悉的著作大概是《最後14堂星期二的課》,以及《在天堂遇見的五個人》。但如果你想對時間進行一點哲學的思考,卻又讀不懂海德格的《時間與存有》、《時光的守護者》或許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這個故事是說到世上第一個時鐘的發明者,因為嘗試量度上天最大的恩賜而被罰。千百年來,他被棄於山洞,被迫聆聽那些來哀求他多一點時日的聲音。到最後,他的心靈瀕臨崩潰,上天卻讓他重獲自由,連同一個神奇沙漏和一個任務:教曉兩個地上的人時間的真正意義,作為自我救贖的機會。他於是回到已被時間支配的現世,跟兩個風馬牛不相及的同伴開始一次旅程:一個就要結束自己生命的年輕女孩,和一個希望能夠永遠活下去的老商人。要拯救自己,他必須同時拯救這兩個人。
有些人年輕力壯,卻已經活得不耐煩;有些人盡其天年,卻仍捨不得離開。生命沒有意義,時間就只是一個空殼。而生命再有意義,亦必須面對一個定限。對於他們來說,時間真正的意義到底是甚麼?
在上主看來,千年就如已過的昨日,又如夜間的一更。在沒有時間和自我意識的眾生世界,春去秋來,四季流轉;生老病死,循環不息。十年、百年甚至千年,確實也沒有甚麼分別。神人摩西曾經站在世人的位置,祈求上主指教世人該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我們又能夠領略一、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