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神學探索會議2015
 四代人談神學回憶與想像


2646 期(2015 年 5 月 10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由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辦,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香港浸會大學宗教及哲學系協辦之「香港神學探索會議2015」,今年主題為「假如2017 沒有真普選……從97 到47 ─神學的回憶與遠景的想像」,有約二百五十人參加。早上對談環節後,有九個工作坊分享實踐經驗,最後由袁天佑牧師主持黃昏崇拜。

  教會需自傳福音

  早上「四代神學人的問題意識和神學想像」神學對談中,香港基督教協進會前總幹事郭乃弘牧師指,早期香港教會在戰後協助難民救濟、開辦學校、社會福利事工和醫院都不遺餘力,加快了重建戰後香港的步伐,貢獻良多。回歸後,政治出現轉變,中港矛盾日增,彼此不信任。他不諱言,教會過去的主體發展是透過社福和擴堂來增加人數,過程需依賴建制力量,不自覺成為建制一部分,與政府、商界形成「非神聖同盟」,加上要向中國傳福音,難免需要妥協。他建議:「教會需要重新定位,與建制保持一定距離,與市民站在一起。不論傳福音還是社會服務,過去三四十年教會太注重事工發展。」教會要以行動和無私的犧牲精神感化掌權者與市民,建立公義和仁愛的社會,不容掌權者的謊言掩蓋真相,並為講真話付上代價。

  他認為教會需要為過去沒有作深入神學反省而懺悔,過往只重視個人道德和福祉,輕看社會責任,並提醒:「今日教會的首要任務並非向未信者傳福音,而是自傳(Self-evangelism),以致教牧信徒回到耶穌基督的福音當中,學像耶穌,成為有名有實的基督徒。」他鼓勵由崇拜更新開始,從現在以人為本的崇拜,重新建構整全和反映三一上帝真實性的崇拜,以致教會能將基督樣式重現。他期望上主興起創新式教會(Movemental church),自發為香港公民社會揭開新一頁,代表教會去回應香港的訴求。

  倡日常生活政治

  香港神學院專任講師趙崇明博士分享個人的政治回憶、民主回歸的歷史,及教會界當年嘗試簽署「信念書」回應九七問題,延續往日對中國的關心和承擔,從而提出遠景的神學想像。他建議參考陳冠中的「雜種城市」論,讓各種文化共冶一爐,因多元、差異、獨特、開放、包容、整合的特性,符合神學中位格間有差異,但能合一的觀念。他從以賽亞書及啟示錄描寫的新天新地,分享終末性的愛與和平國度的願景。「終末性強調盼望,在無奈底下仍為我們帶來忍耐,這份忍耐就是政治的靈性。」他認為在政治困局下,終末想像能顛覆當下,批判更新。同時提醒信徒要站在天國公民身分下,看地上的公民身分定位。趙博士又借鑑以色列人在流散旅程中談國度實現,提出「行旅政治」,即猶太基督教多年間活在各政權當中,以客途上飄流的取態,顛覆霸權維穩政治,實踐登山寶訓為本的國度。他又提醒若透過非暴力抗爭實踐和平,抗爭的目的必須是和平,為的是爭取不同聲音共存。

  趙博士最後提出建立「日常生活政治」,因生活就是政治,必須深耕細作,學習、思考和實踐民主與公義,多思考以弱勝強的創意手法,打破依賴策略和秩序來管理的強者。他總結說:「日常生活政治的目的是要建立成熟的公民社會,在社會民主和社會經濟中講公義、民主和愛,這些都與基督教信仰有共通之處。」

  擁抱居間者角色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主任湯泳詩博士以「居間人」為題,分享作為本土七十後的掙扎和盼望,回憶起雨傘運動期間,她看到同齡朋友心態上的矛盾,由於這代人大多組織了家庭,每一個抉擇都面對不少掙扎,其角色正是處於衝前與墜後之間。談到遠景想像,她表示七十後處於前輩與後起之秀中間,以致自己能向雙方學習,兼收並蓄,例如前輩提出穩健策略,為香港奠下繁榮根基;後輩則提出過去無辦法想像的可能,這些都成為這代人寶貴的資源。

  她認為這次運動給予她神學想像的可能,讓她從有限中看到無限,例如出世與入世、絕望與希望、關愛與暴力、和平與公義等。「香港現在正處於既濟未濟之間,縱然完善的政制未臨,但人民自決的民主精神早在生活中體現, 港人長期在中西交匯、殖民統治與中國政府間生活,如果能擁抱居間人的身分,未來的希望就會出現。」

  基督徒時代責任

  建道神學院神學生房瑞琪表示,今日身處的時代賦予我們一個責任,而香港當下發生的事情,亦只有這個時空的人可以直接回應。她認為這個空間發生的事與這一代信徒很有關係,基督徒肩負着時代的責任,縱然政治複雜但仍願意關心;看到弱勢被欺壓剝削,就會發現民生問題與政治息息相關。她引述《上帝之城》一書指,地上沒有任何一個體制可完全體現屬天的美善,所以民主與獨裁只是「差」與「更差」之選,但作為在地上生活的信徒,必須發揮積極和帶有屬靈意義的角色,至少在政府漠視民意下發聲,表達不滿。她補充,政治體制不是終極盼望,但如果一個國家、政府歪曲了自由和公義的定義,又逼使人民跟從的話,基督徒必須竭力保持清醒,要有分辨的心。

  她期望教會不只專注教內事奉,更應有廣闊胸襟培養有社會承擔的信徒,因為公共空間發生的事,都在挑戰基督徒怎樣以信仰回應當下的社會和世界。

  

  將教會帶入世界

  在「教會」工作坊中,尖沙咀迦南堂堂主任關浩然牧師提到九十年代前後神學教育的差異,使九十前採取非政治化,九十後強調神國福音進入世界。他歸納兩種教會發展的形式,「將世界帶入教會」及「將教會帶入世界」,前者以教會人數增長為目標,讀經與生活無關;後者培訓信徒解決生活問題,走進社會作鹽作光。關牧師認為教會要重新思考「聚」的原因,說:「沒有甚麼事不要返教會,不要讓教會議程綑綁我們的使命,寧願與家人查經、祈禱,多關注他們。教會也要把握主日黃金三小時,將關注落在教友周間的日常生活中,回應他們處境。」

  真理基督教會協英堂堂主任蔡揚眉牧師從自己在社會運動中的經驗談起,她保持中立立場,在場內聆聽佔領者,為他們禱告。她說:「教會今日好像歸回平靜,但傷痕未曾解決。教會應該製造機會讓弟兄姊妹談及其中傷痛,肩負起醫治任務。」她認為堂會需要更清晰談到香港正面對的問題,因沈默會讓過去的禍害延伸,過去教會也曾積極回應社會問題,但今日迴避已久。

  

  多討論啟發思考

  現職中學教師兼網誌作者庫斯克出席「教育」工作坊提到,數年前政府設立通識科,目的是擴闊學生視野和批判思維。最近卻有言科目令學生對政府的不滿增加,甚至有議員批評通識科成為教師為學生洗腦的工具,他認為此番說法指控嚴厲,評論者亦未能提供確實證據。作為通識科老師,他喜見新學制下學生的思考能力明顯較為靈活,並且更加關心社會,對社會狀況懂得明辨是非。「早前教會普查結果顯示,教會對青少年的吸引力下降,部分原因可能是一些基督徒議員把信仰放在口邊,卻常發表違反邏輯的言論,結果非信徒就把基督教與反智言行劃上等號,這些都值得教會思考。」

   香港政治及文化評論人陳景輝指,香港人生活已經與網絡融合,網上聲音和資訊雖多,但卻欠缺公共討論空間。在新學制下,學生無疑更關心社會,故他發起「未來民主大學」,希望建立一個互相對話和交換理據的平台,讓公眾提出對未來社會各種想像和可能性,停止重複網上某幾種經常出現的「主流意見」。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一起走過從前】

【傳道故事】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爸爸劉言】

【牧心世情】

【經典看人生】

【親密關係】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