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辣者言


2610 期(2014 年 8 月 31 日)

◎ 品蘭集 ◎ 文蘭芳


  老三最近去了一趟四川,住在朋友家中,有機會體會道地的生活。她擔心吃不慣當地的辣口味,特地帶了一大包牛奶糖傍身。牛奶能有效解辣,比喝冰水有效。

  多年前我與她父親為了學太極拳在成都住了近一個月,最煩惱是在外進餐,那時候我們完全不能吃辣。你跟服務員說不要辣,他耍手點頭保證︰不辣,不辣。可菜上來以後,還是辣的。最後我們得出結論,他們的不辣,於我們仍然是辣,因為我們是廣東人,他們是四川人,生下來就吃不同口味。

  老三聽過我們的見聞,所以不免擔心。誰知道十天後她回來報告,開心地說覺得川菜的味道好極了,胃口大開,每頓進飯三碗云云。她說︰「哎,他們那個辣,很有層次的,除了辣椒的辣,花椒的麻,中間還有很多香料的香味,跟以前我吃不下的那種只是辣的東西不同。」

  我實在佩服,她講來跟食家一個派頭。然後她告訴我,在當地認識了一位青年人,他在北京上大學,說起在北京吃的川菜,他說,麻與辣的味道都有了,但就只是止於麻與辣,沒有其他了,「很膚淺。」

  這話說得有文化。一個菜的味道不是簡單的鹹甜酸辣,裡面還有很多細節,正是那些細節造就獨特的風味。食物是生活很重要的部份,我覺得也足以象徵人的生命,有些人外表看來是一樣的,但相處下去你會深被吸引,或者受到啟發,被對方影響,這是因為他們有獨特的內涵,生命流露出不一樣的特質。現代社會流行速食快捷,甚麼都可以迅速仿製,只可惜,生命的內涵卻真的沒有速成法,還得認真地一點一滴積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