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桶熱潮之後


2610 期(2014 年 8 月 31 日)
◎ 新聞捕手 ◎ 羅杰才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冰桶挑戰,由於得到名人號召,藉新世代通訊網絡推廣,傳統媒體報章和電視加入熱鬧,短短個多月已經席捲全球。明星名人政界商界紛紛以參與為榮,當中更有借機宣傳。冰桶挑戰的社會效應與成功法則,已成為學者、慈善機構、意見領袖的探討題目。

  據說冰桶挑戰其實是由紐西蘭一個癌症基金會所創,但成為熱潮則因為前美國波士頓學院棒球隊投手佛雷茲,以此為「肌萎縮性脊髓側索硬化症」(又稱漸凍人症 )籌款活動。由於由美國起動,加上佛雷茲成功邀得一些具國際名人響應,冰桶挑戰瞬即火熱起來。

  如今冰桶雖然仍然熱傳,它亦帶給漸凍人組織實在的進益。看來活動還會持續一段時間。但開始有人從現象、功能、影響等角度解構這個「慈善活動」,包括:成功元素、網絡功能、活動異化等問題。冰桶挑戰的成功,網絡力量是重要元素,設計精簡有趣亦是原因。參與者可以在任何地方淋冰水,把過程拍下,上載到社交網站,捐款也只是叫價一百元美金。

  由於設計精簡有趣,既有名人參與,又可以揚名顯耀,可謂天時、地利、人和都齊備了。漸凍人組織因冰桶挑戰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注與支持,捐款人和捐款金額的大幅增加,當然是一大好事。只是原本是慈善的活動卻漸有異質化的趨勢,有評論潑就冷水,指這是:像病毒一樣的善事。

  因為冰桶挑戰本意是為了助人,但卻被部分參與者異化為演身材、騷性感、傳遞政治訊息、甚至是推銷的「個人秀」。慈善籌款,添加關係元素,歡樂氣氛並非壞事。但最終目的是為了幫助人(透過慈善機構達到)。如果捐款人純粹是為了友情,或是因為好玩而參與,雖然仍然會有人受惠,其實這並不能算是慈善行為。因為這些參與者,已經得回票價了。耶穌說,他們已經得了賞賜。(太六2)

  聖經鼓勵行善、憐憫、好施,但態度是要謙卑,形式是要隱藏。這樣的人,天父必報答。(太六4)把行善張揚化、娛樂化,甚至從中獲勝政治或商業的利益,是否值得冷靜想一想。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基督教週報金禧紀念特刊】

【如此我信】

【徵文比賽】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職場跟耶穌】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