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業近年面對相當大的挑戰,香港業界的朋友,不論是教內的還是教外的,對出版前景抱較悲觀的看法。悲觀的原因有: (一) 書店的數量減少,(二) 書店銷售書籍的空間減少,(三) 電子書未能帶來預期的效果。以上因素加起來的結果是書籍的銷售持續下降,出版業界當然是經營困難。
基督教書店的數量將會持續下降,正如坊間一些老牌書店,也難逃關閉的厄運,青文書店、實用書局等亦紛紛結業。究其原因,不外是租金不斷增加,或商場以吸引自由行旅客為主,把其他經營者拒於門外。其餘仍繼續營運的書店,亦紛紛改變經營模式,以應付高昂的成本。業界有稱現時為「後書店年代」,書店將變成更多元的文化場所,書籍的比例會大幅下降。「後書店」的狀況不只在香港出現,台灣與大陸亦有類似的趨勢。香港青年人較熟識的是誠品書店,據聞,它們店面的書籍比例是低於一半。書籍可吸引讀者人流,但其他消費才可使書店繼續生存。
自從亞瑪遜(amazon)數年前宣布其電子書銷量已超過紙本書,華文地區一直期待類似的情況出現。可惜,過去大量投資在華文電子出版的機構,皆撤兵而回。特別是投資在電子閱讀器的,更是損兵折將。香港業界未公開的資料顯示,電子書的銷售一般,每種書全年不超過數百本。青少年閱讀和吸收資訊的方法及途徑也在改變,網上資訊既大量亦快捷。智能電話已成為年輕一代主要接觸資訊的工具,出版界正重新思考如何在數碼化的環境下處理內容、篩選、編輯、出版的流程和方法。
以上情況對出版人有甚麼啟示? 筆者認為可作幾方面的考量,(一) 出版書籍,貴精不貴多。因為書店的數量及銷售的空間減少,書店只挑選較好素質的書籍發售。出版社應投放資源做好每本書,內容必須優勝於網上免費的資訊,讓讀者願意付款購買書籍作保留。(二)增加推廣及宣傳的深廣度。深度包括對讀者羣體的深入了解,掌握如何與他們溝通的方法。廣度要考慮如何透過不同渠道接觸讀者,特別是電子渠道。業界最近較多探討O2O (on-line to off-line)線上線下的互動模式,使讀者可以在網上購書,在實體店面拿書。甚或在實體店面看書,然後在網上購買。(三)紙本書與電子書同步出版。現時的科技已容許出版社同步出版電子書,成本不貴,可讓讀者自行選擇。
基督教出版是整體出版界的一部分,唇亡必然齒寒,惟寄語教會鼓勵信徒渴慕真道,有追求真理的心志,否則基督教出版也是前景堪虞。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誠心所願】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城市心靈】
【如此我信】
【心靈絮語】
【新聞捕手】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譯經隨筆】
【香港教會巡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