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受難清明時


2537 期(2013 年 4 月 7 日)
◎ 教會之聲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杜牧這首詩《清明》真令人吟誦時感到有點哀思,不禁使人發出緬懷先人的愁緒。更且今年這個三月份的確是令人感到特別凄清,其間有清明節、沙士十週年,再加上日本311二週年海嘯事件。清明真是令人清愁,按《曆書》所記:「春分後十五日為清明,時萬物皆潔齊而清明,蓋時當氣清景明,萬物皆顯,因此得名。」可見清明節雖然使人有點哀思,但亦是叫人充滿生氣、心清與盼望。與此同時,這一週間又是我們紀念耶穌基督為罪人被釘十架受難,可幸我們更有復活節帶來對生死的盼望,使清愁能轉為心安。

  只是,清明節與受難節這兩個性質相近(但非相等)的節期隱含著一種有關基督信仰與中國文化交匯的契機,就是我們當如何一方面保留中國文化及傳統時節中的美德,另一方面又是如何把清明節的孝義轉化為,或是提昇為我們對基督信仰的情懷,更新(但不是改變)我們對基督信仰的生命氣息,而不至落入一種只叫人娛樂與消費的凡俗節令?

  每個節日的歷史都關乎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那麼基督教的信仰歷史與文化又是怎樣的?事實上,今天的聖誕節和復活節其中的歷史意義,亦會隨社會發展而變遷。聖誕節原就是受難節,聖嬰耶穌誕生在又髒又臭的馬棚中受難,又是被該撒追殺嬰孩的惡夢之日。誰敢說聖誕節只是慶祝與歡樂時光?受苦節當然是記念耶穌為世人而被釘死在十字架上。可見基督教這兩大節日都與苦難有關。可是,如今的聖誕節及受難節、復活節在歷史的變遷中已被現代商業消費文化所污蓋。甚至是中國原有文化禮教意義的節期如清明節、端午節和中秋節也不放過,成了人們出外旅遊的享樂機會。可幸清明節仍有不少孝子賢孫都不忘先人,持守每年前往掃墓祭祖的美德。只是,這對我們基督徒有何反省?為何我們會多看重每年充滿歡樂的聖誕節,卻少有認真追思耶穌基督受難的節日?這是十分值得我們反思的。

  我們不否定人是需要有假期的調息,需要享受優閒及歡樂時光。我們也不主張教會定要基督徒在受難節期中天天守齋,並要帶上守孝哀情。然而,我們卻可以在每年的基督受難日及清明節中灌入基督信仰的元素。換言之,教會應當認真又創新性的設計受難節的內容和崇拜方式,並把清明記念先人的美德放在其中,以耶穌基督受難的十四站苦路作為內容,用不同咏唱、歌劇、默觀及誦禱等現代文化、文學及信仰內涵的形式來進行,使我們能對耶穌基督為人而死的意義再現於我們眼前。同樣,中國的重陽節與基督教的諸聖日又是那麼相近,我們可以在諸聖主日的崇拜中加入中國孝義民風,例如凡於本年有親友逝世者,可在崇拜中對先人作簡短追思,憶述先人美德。然後又可讓其他信徒走到台前燃點白色燭光,默念先人。看來如此揉合基督信仰與中國文化的崇拜是十分值得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黃金歲月】

【破局錦囊】

【朝鷹珍藏】

【文林】

【釋經講道】

【品蘭集】

【世說新語】

【心靈絮語】

【教關愛心大行動】

【新聞捕手】

【有李可陳】

【生命故事】

【百年人物】

【觀景人生】

【譯經隨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