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特的著作權


2453 期(2011 年 8 月 28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傳媒工作的時候,每逢遇上甚麼新聞事件,同事們第一時間就是找專家回應一下,做個結論,錯不了。專家就是權威,有權威的支撐,彷彿就有了方向感、信任,以至安全感。

  記得一位姊妹曾問我,如果有一個親子專家朋友,寫了多部暢銷親子書,但在某情況下,知道這位「專家」原來和自己的孩子們關係弄得很惡劣,你還會看他的書嗎?還會信服對他所講的一切嗎?

  後來看余德慧《生命夢屋》一書,也提出了幾個類似的問題:我們是否總是不太接受癌症專家會死於癌症?或是,精神科醫生也會有精神困擾的時候?在〈春蝶再生〉一文中,提到一個關於精神科教授湯姆.若斯克精神崩潰的故事。

  年輕有為的若斯克,三十出頭就成為副教授,並獲兩年的教學積優獎;家有賢妻及三個活力充沛的孩子,是別人眼中的幸福家庭。可是......每到深夜,他一個人躲在浴室裡,用力打自己的腦袋瓜,捂住嘴巴以防自己的哭聲吵醒家人鄰居......

  「流過多少眼淚的歲月,一個很關鍵的問題逐漸在心中升起:我真的把自己當人看,真正地打內心尊重自己這個人嗎?」他經常自我懷疑,過度緊張、嫉妒,不重視家人感情......一切都是來自「不愛也不尊敬自己」。他開始相信,對自己的尊敬、瞭解、關愛與公平,就是心理「自」療的契機。

  這些都是在他後來所著的《不要治療,只要自己求變》中的「自我揭露」,努力把自己恢復為「人」的本位,同時提醒讀者不要倚賴「專家」,甚或任何人,「求變求新全靠自己」才是最重要的。

  將黃金歲月都奉獻給家人的家庭主婦,在孩子都長大離家後,才忽然發現沒有了自己?剛剛退休的男人,忽然覺得過去在工作中營營役役,好像白白地過了一生?如果「自我發現」來得早一點,如果我們在此時此刻的生活中已學懂「關愛自己」,不用等到那天感到被遺棄了,被忽略了,無能為力了,才猛然驚醒,已經太遲了。

  「給自己一個獨特的著作權,把寫一生的筆由別人的手中奪回,牢牢地握著自己的筆。」「回歸自己」,要從內心觀照開始,而不是聽從別人的指示。若斯克深信,在自己這幢房子裡,自己就是主人,要活得真心誠意,才能自在。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喜樂工程】

【破局錦囊】

【商旅大中華】

【如沐春風】

【朝鷹珍藏】

【有衣有食】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童話人間】

【釋經講道】

【品蘭集】

【職場攞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