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非你能原諒


2404 期(2010 年 9 月 19 日)
◎ 童話人間 ◎ 林沙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積極主動」是《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作者史蒂芬柯維(Stephen R. Covey)所提出的第一個習慣。

  「對於許多人來說,積極主動帶給人最艱苦的考驗就是原諒。事實上,除非你能原諒,否則就永遠都是一個受害者。」

  早前探望一位剛做完乳癌手術的朋友,踏進病房,每個床位都拉上布簾,一時找不到床位號碼。稍遠處忽然傳來一陣熟悉的嘩哈哈爽朗笑聲,我就立即找到她了。那是手術後的第三天,但她的精神看來比探望她的朋友們還要好,談笑風生地講述她由發現到手術的經過。

  由發現乳房脹痛到檢驗、確診,到不久安排切除手術,才一兩週的時間,期間只想到要努力找方法解決,不想糾纏在「為甚麼是我?」的問題上,其實她更是滿懷感恩,在癌症初期能及時發現。

  人生無常,當病痛忽然臨到,有些人或會怨天尤人;如果無法原諒,無法接納,身心靈都要受苦。

  韓國電影《密陽》描述個人在巨大的橫禍與生命中難以承受的逆境面前,由無助、怨恨到激烈的向天宣戰,刻劃得有血有肉。

  主角申愛的丈夫遭車禍喪生,與兒子努力建立新生活時,孩子又被綁架殺害,大受打擊的她因信基督而受安慰,後來更決心走到獄中向受刑的匪徒宣告,因著上帝的愛,她會原諒他。沒料,匪徒早前已在宣教的牧師面前認罪悔改,並深信上帝也愛罪人。申愛得悉後,無法接受:「在我原諒他之前,上帝怎能已經原諒了他!」其實傷痛並未平復,其實她沒有真心誠意地寬恕,於是,她迫自己走到精神崩潰的邊緣.......

  在新聞直播中目擊「菲律賓人質事件」的香港人,與受害者及其親人一樣感同身受,既憤怒又難過,無數難解的疑問指向菲國有關當局,也向上天,無法接受現實世界竟會發生如此荒謬的事情。倖存者用筆記錄當日的經歷,心底裡仍充滿無法排解的恐懼和歉疚─幾個團友曾商量怎樣嘗試制服匪徒,如果不是猶豫,如果多一點勇氣,一切是否不會一樣.......她無法原諒自己。

  當遭遇莫名的橫禍,壞消息忽然臨到,或許Harold Kushner的說話或可作一點鼓勵:

  “…the ability to forgive and the ability to love are the weapons God has given us to enable us to live fully, bravely, and meaninglly in this less-than-perfect world…”, When Bad Things Happen to Good People

  


【要聞】

【聯會動態】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問道】

【釋經講道】

【家庭治療室】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