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年、一百年


2397 期(2010 年 8 月 1 日)

◎ 人間如話 ◎ 李碧如


  長者常以「食鹽多過你食米」來自傲,不過,食鹽多不一定變得聰明,只有懂得反省的人,才能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智慧。像佐賀的超級阿嬤,她的語錄就能引人思考。

  阿嬤說:「聰明人、笨人、有錢人、窮人,過了五十年,都一樣是五十歲。」時間最無情,不管聰明愚笨、有錢沒錢,誰也無法阻止韶光如水易逝;時間亦最公正,賢愚不肖,五十年後便都一樣變老。

  阿嬤這話讓我想起一則童話。皇后誕下小公主,小神仙們受邀輪流祝禱。一個祝聰明美麗,一個祝健康長壽,最後一個卻說,公主始終是要死的。這不識相的小神仙惹怒國王,但她說的卻是真話。

  阿嬤又說:「今天別想明天的事,要想一百年、兩百年以後的事,想想那時候孫子加上曾孫會生個五百人。」這話有點像《愚公移山》裡愚公跟智叟說的話:「子又生孫,孫又生子??子子孫孫,無窮匱也。」所以生出移山的信心。

  阿嬤和愚公,不知道人類懂得避孕之後,子子孫孫的延續再非必然。

  不過,他們說話的重點,乃在勸人把眼光放遠,不要為眼前的困局發愁。歷盡人生種種磨難,智慧老人會世事洞明,知道只要信心不死、常懷樂觀,天大困難都要過去。

  光陰者,百代之過客。在時間長河裡,人人平等,都要老去,都要死亡;愛恨情仇,榮譽財富,都要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