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372 期(2010 年 2 月 7 日) ◎ 息息相關 ◎ 吳思源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明報》1·2·2010
曾幾何時,中學會考和升中試被批評得體無完膚,認為設立這些瓶頸只會卡死莘莘學子,二十多年前終於廢除了升中試,明年(二零一一年)開始也再沒有五年制的中學會考,但學生是否真的「鬆縛」了,可以愉快而有效地學習,仍是一個很大的問號。
港英時代香港採取英式學制,五年中學加兩年預科,但直至八十年代中期仍是九年免費(強迫)教育,換句話說學生唸書到中三就可以離校,或到社會謀生,或轉讀其他實用的學科(當時有職業先修中學之類)。如果學生學業成績不錯再加上家庭環境許可,就可以升讀中四及中五,再參加中學會考,取得五科合格就會完成中學教育,取得一張full cert.當然能力及家境更好的再可以升讀大學預科,唸完中六的可自行投考四年制的中大或浸會,唸完中七則投考三年制的香港大學。
許多人曾毫不留情的批評中學會考,但想深一層它是一個既簡單又公平的學制:只要學生肯讀書,又具備一定的學習能力,真的無分貧富的就可以考上預科,然後考入大學。至於無心向學的也最少有三年中學唸,當時不少在十四、五歲時屢教不善的學生唸到中三就可以出來工作,當中幾年後覺悟的,他們又可以透過唸夜中學考取五科會考合格甚至再上一層樓。
五年中學再加兩年預科,對學生唸書的節奏也不無裨益。因為會考是中五才考,中三、中四兩年就可以輕鬆一點,多參與課外活動。升讀兩年制預科,第一年(中六)以前稱之為「蜜月年」。可以優哉悠哉的享受一下,或做學生會幹事,或做某些學會的籌委,總之歇一歇再搏殺。
現在升中試沒有了,但小學生比以前承受更大壓力,小五已經有所謂「呈分試」,還要看你是否命好,早一兩屆的師兄師姐是否有好表現。至於最新推行的六年制中學,不論學生有否志趣上學也要困他六年,如此中學的生態環境更加龍蛇混雜,有心唸書和無心向學的要同坐六年,真的是一個很大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