疑點利益歸於傳媒


2358 期(2009 年 11 月 1 日)
◎ 時事透析 ◎ 蔡志森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由於香港沒有普及而公平的全體立法會及行政長官選舉,在行政及立法方面都沒有足夠的認受性,因此,要監督政府的運作,傳媒扮演著相當重要的角色,不幸的是香港傳媒的報道手法愈來愈令人不敢恭維。

  曾特首發表施政報告之後,有關利益輸送的質疑此起彼落,包括慳電膽益親家;雷曼債券優先救弟婦等,傳媒充分發揮其一貫未審先判的精神,完全毋須理會有關指控是否有實質的證據,例如現行利益申報制度根本不包括姻親,老實說,筆者和大部分香港人一樣,對老婆外家和兄弟姊妹配偶的投資活動所知極其有限,而我太太的父母和我媽媽更是一年都未必碰到一面!

  若果曾特首違反了申報制度,或是有合理懷疑他在政策上偏幫了他的姻親,傳媒窮追猛打是應有的本分,但一些傳媒卻儼然集警方、檢控官及法官於一身,憑自己的推斷;集合一些批評的意見;毋須理會是否有實質證據;便可提出指控及裁定特首有罪,更將他與貪腐罪成的台灣前總統陳水扁相提並論,疑點利益全部歸於傳媒!一些傳媒根本毋須理會,亦無興趣了解事實,只是藉報道來達到本身的目的!

  傳媒公器私用的情況已經被一些傳媒大亨合理法,而一些為兩餐的傳媒工作者更是投其所好,完全漠視新聞工作者應有的客觀、公正、不偏不倚的操守,將新聞當作攻擊異見人士、甚至是社會行動的工具,以輿論來審判政敵或自己看不順眼的人。一些傳媒對特首的指控,很明顯是借題發揮,將對施政報告中沒有交代普選路線圖的不滿,化成人身攻擊,甚至想以此作為令曾生步董生後塵倒台的契機。

  當然,看似荒謬的偏頗報道手法,但仍有不少讀者捧場,證明特區政府的施政不得人心,市民大眾怨氣頗深,一些譁眾取寵的傳媒,正好成為他們發洩不滿的傳聲筒,大家已將傳媒當作洩憤而非求真的工具。

  回歸以後,政府施政的最大特色就是閉門造車,許多重大政策只是事前象徵式諮詢,到最後拍板之前卻完全沒有諮詢業內及受影響人士的意見,結果好心做壞事,不但受惠的人不多謝,自己亦碰得一鼻子灰。若果不深切反省,改弦易轍,最高興的可能是那些將所有疑點利益歸於自己,以批判政府為己任的傳媒,因為政府不斷為它們提供更多的彈藥!政府不在決策過程中真誠地尊重民意,只會自掘墳墓。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童話人間】

【誰是鄰舍】

【日光在心】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一個字一顆心】

【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