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俗的理想追尋者


2345 期(2009 年 8 月 2 日)
◎ 問道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七、八十年代我也是米高積遜的歌迷,很喜歡他的歌曲,曲和詞皆優美,講環保、講人生、講愛;信主之後少聽了他,而他的生活亦開始一團糟。現在米高積遜逝世了,我有一次跟弟兄姊妹說起他,有人說基督徒不要聽米高積遜,因為他很邪,但他仍覺得他是好歌手,只是生活不檢點而已。我想聽聽許先生對流行音樂的看法?

  

  坦白說,米高積遜從來都不是「我那杯茶」。最近電視間中重播他早年的音樂影帶,確實有些相當悅耳的作品。至於內容方面,就沒有深究了;人生與愛,恐怕是大部分歌曲所不能避免的題材罷?至於他較後期的作品,特別是在“Billy Jean”和“Thriller”之後,印象中似乎比較注重視覺影像和舞台表演,音樂好像反而是其次了。

  前陣在YouTube看到一些短片,點算在這三數十年內離世的西方流行樂壇樂手,我有點驚訝地發現,當中死於酗酒、濫藥、吸毒和自殺的,竟佔了一個相當大的比數,並且相當年輕,特別是玩搖滾樂的,譬如是Jimi Hendrix,Kurt Cobain,Sid Vicious,Bon Scott,Phil Lynott,Keith Moon,Brain Jones,Jim Morrison,Michael Hutchence,Steve Clark,Paul Kossoff,Layne Stayley,Andrew Wood,Johnny Thunder,Hillie Slovak,Johnathan Melovin,Tommy Bolin,Ian Curtis,Shannon Hoon,Terry Kath,Kristen Pfaff,Gary Thain,Jason Thrisk,Kenny Hillery,Tim Buckley,Jimmy Mcculloch,Gram Parson,G. G. Allin,James Honeyman Scott,Elliot Smith,Brent Mydland,Pete Farndon,Darby Crash,Gidget Gein,Malcolm Owen,Ingo Schwichtenberg,Janis Joplin等等。面對這堆有血有肉的名字,就是我們不想太快作出道德的判斷,亦禁不住會問,搖滾樂跟這些沈溺甚至自毀的行為之間,究竟有甚麼關連?

  我不想用「邪」這類道德判斷的字眼去形容流行搖滾樂手,畢竟這並不是很客觀和理性的說法。但這些流行搖滾樂手卻的確普遍憤世嫉俗、抗拒建制,或許還是由於可以理解的原因,譬如是控訴現實中的虛假、偽善,不滿建制扼殺個體、強迫合模。他們無法在主流陣營的強勢下取得抗衡,只有轉而透過音樂去發洩他們鬱悶、被抑壓和反叛的情緒。

  因此,特別在「硬搖滾」的傳統中,與其說是音樂的創作,不如說是一種極其強烈的精神和情緒的宣泄,甚至表達為一種消極的破壞動力,它跟酒精、藥物甚至毒品掛勾也就變得可以理解。它的邏輯結論就是破壞和毀滅,有時甚至包括那些盛載它的主體。

  這樣,我們就不能純粹從一個道德的角度去看這些樂手的「生活不檢點」,而必須理解到樂手們只不過是將他們的音樂、他們的態度貫徹到具體的生活中。他們的放縱、他們的糜爛,很多時不過是反映了世俗尋道者的迷失與絕望。他們尋求愛與共融的理想國度,夢想一個所有問題都消於無形的烏托邦(John Lennon);在真實的世界之中,卻只是看見現實的醜惡與人性(包括自我)的陷墮,無法力挽狂瀾於既倒,最後只有沈溺在音樂製造出來的幻想甚至是迷幻(psychedelic)的世界之中。

  在米高積遜的親友為他舉行追思聚會的晚上,我竟然亦坐在電視機前看直播。透過親友、同道和牧師的分享,我意外地感受到,是信仰的角度,為這位失去面目的歌手重新賦予一個有血肉、有人性的面目。我們看見的,再不是一個百孔千瘡、道德存疑的流行歌王,而是一個掙扎著塑造自己理想面孔的迷失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