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來,總是有人問:「為甚麼我對待外面的人都很好,但是對待家人卻是最不好?最沒有耐性?最容易發脾氣?」這不是一個容易回答的問題,因為我自己也面對同樣的掙扎與困擾。
在中學時期開始參加教會的少年團契,很快就成為職員,在團契中積極事奉神。但我內心深處有很大的不安,覺得自己很虛偽;因為我在教會的面孔是很乖巧,很樂意服事,看起來也很熱心讀聖經及禱告等,但我在家裡的面孔,卻是愛罵人,經常發脾氣,對家人講話的語氣很差勁。
當時那種「兩面人」所帶來的苦惱,雖不至於令人「精神分裂」,但心中卻是煩悶及痛苦。我甚至曾經懷疑─如果在我罵人的時候,正好耶穌回來這個世界,我能不能進天堂?
由於性格內向,教會也缺乏人關心我們的內心世界,所以我只好將這個問題放在心中。此外,惟有多禱告,求上帝改變我的脾氣,希望對家人可以好一點。雖然不是馬上見效,但聖靈的提醒增強了我的靈敏性,讓我更容易察覺自己的內在狀態與需要。
後來有機會接觸心理學,探討原生家庭及參加個人成長課程等,讓我學習及看見,原來人與家人種種情意結的背後,還有著千絲萬縷的「迷『網』」,也難怪讓人無所適從、恐懼害怕、情緒失控、逃避家庭,待家人如同敵人等。
成長的創傷與缺憾,固然需要神的大愛與憐憫,耶穌十字架的救贖與更新,但也需要整合心理界線,跳脫被加諸的框架或期望,重新詮釋過去的經歷,在真理及聖靈中尋獲自由及成熟。
「對待家人最不好」未必單單是一個「屬靈」的問題,可能還需要追問不同層面的「為甚麼」;用時間及耐心將之抽絲剝繭,再嘗試對症下藥。過程中最不可缺少的,當然還要加上「萬能膠」─寬恕與接納,以及「柔和劑」─愛。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文林】
【童話人間】
【三人行】
【問道】
【品蘭集】
【女傳道手記】
【一個字一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