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魯木齊暴動有感


2342 期(2009 年 7 月 12 日)
◎ 時事透析 ◎ 陸輝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新疆烏魯木齊七月五日下午爆發了數十年來最嚴重的暴動,至七月七日晨死亡人數已增至一百五十多,受傷人數過千,騷亂亦蔓延至新疆的喀什。

  事件起因主要有二,一是公義,一是族群。

  一般分析都指向公平議題。長久以來,因為漢人的統治,雖然實行高度自治,仍有部分維吾爾族人不滿,立場由爭取更多權力至爭取新疆獨立不等,加上近年漢人遷進,因有生意頭腦及網絡,在經濟上已逐漸取得主導,導至維族人更多不滿情緒。當局指暴動幕後黑手為世界維吾爾代表大會,清楚反映事件的權力分配本質。

  另一主因是族群問題。事緣六月廿六日,廣東省韶關市一家港資玩具廠,傳出有漢族女工被維吾爾人侵犯,引起部分維族員工與漢族員工衝突,數百人參與毆鬥,導致百多人受傷,二名維吾爾人身亡。事件因而觸發烏魯木齊的騷亂。

  族群融洽相處是世界性課題,不同族群由於在文化上、語言上、習慣上及宗教上都有顯著差別,往往容易造成衝突。最顯著的莫如回教與基督教的張力,突顯於美國與中東國家的張力中。較小範圍的張力也隨處可見,例如台灣的語言基本上是華語(即普通話,因部分台灣人士不喜歡用國語一詞,更不會用普通話一詞了),但台灣長老會現在卻以台語作主要語言,一度引發原住民的不滿,因原住民都接受華語教育,不一定懂台語,結果台灣長老會仍要接受台語及華語為法定語言。香港教會中主要是講廣東話,但次文化的分別仍會構成張力,例如年齡、階層、權力等。

  族群融洽相處需要彼此了解,不能單以自己的角度來設想對方也是這樣。其次就是尊重,縱然不一定會認同,但要尊重對方的觀點及習慣。最後是接納。不能彼此接納,一般都會動輒以分裂來結束,連教會也不例外,但這與耶穌「合一」的教導背道而馳。耶穌「合一」的教導同樣適用於族群相處。加上對對方應有權利的尊重及利益的平衡,社會不同的族群才能共融。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婚內情緣】

【日光在心】

【問道】

【品蘭集】

【靈修果園】

【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