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一個週末的過去,在我周圍接二連三的發生了一些事故。先是我身邊的一個朋友的丈夫有外遇,一個又再陷入憂鬱的深谷中。再加上與自己的孩子發生一些小誤會。頓時感到非常挫敗,好像甚麼都不如意的樣子。我的心感到很無奈,為我朋友所遭遇到的更覺得痛心。
假如這些是心靈的蕭條,那哈把谷先知在他的書中所描寫的就是經濟與環境的蕭條。在當時農耕的社會,牲畜和農作物是經濟的支柱,沒有了它,也等於三餐不繼。「無花果不發旺,葡萄樹不結果,橄欖樹也不效力,田地不出糧食,圈中絕了羊,棚內也沒有牛」,那麼請問在一個以農業為經濟重心的社會,還剩下甚麼呢?答案是沒有,甚麼都沒有了。
活在這年頭,我們也許對經濟蕭條一點都不陌生。股票狂瀉、油價飆升、百價上漲、失業率上升。我有時會想,明天打開報紙,又將有甚麼可怕的消息?是不是哪裡又傳出甚麼有毒的食物,哪裡地區又有動亂,哪裡又發生病毒肆虐.......風調雨順的日子跑得好遠啊。
哪一樣比較痛苦,心靈的蕭條還是經濟的蕭條。嚴格來說,應該是心靈吧。但其實心靈與經濟又是兩者息息相關。試問當看見工沒了,錢不夠,家徒四壁,現實生活逼人時,又如何能開朗起來?
先知哈巴谷能在極艱難的時候,超越外在的貧乏,進入心靈的豐富。他的祕訣在乎信心。相信神必眷顧,在他沒有難成的事。那鋪展穹蒼的上帝,難道不能使棚內再滿了牛羊,樹木再結果子嗎?
日子清淡的過,心靈在上帝裡面卻是踏實富足的。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時代講章】
【黃金歲月】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教會語文漫談】
【畫出生命】
【文林】
【品蘭集】
【靈修果園】
【特稿】
【與大師對話】
【過渡人生】
【書中有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