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果人生好比一臺戲,那麼這臺戲的編導必定是上帝。踏上蒙召裝備的路已經兩年了,回想起來,我沒有像保羅在大馬色一樣的異象,但回頭看看三十多個年頭,卻處處看到上帝的筆跡,帶領我走上事奉的路。
得救
父母為我取名「家鏗」,寄意要我像金屬一樣堅強。可是我的性格偏偏十分感性、愛哭、怕事,人不符其名。在我不夠五歲時父母便分開了,二人分別組織新家庭。爸爸「一家」移民到星加坡,跟我甚少見面;媽媽也忙著照顧她的新家庭,我與姐姐有一段時間只與女傭同住。因為父母不在家,很小的事也會遭體罰。後來媽媽與後父回來同住,大家的注意力卻全放在弟弟身上,使我和姐姐常有被忽略的感覺。那時我常為芝麻綠豆的事而哭,而姐姐更在我十歲那年誤入歧途,經常離家出走,出入警局、羈留所,年幼的我看在眼裡,更覺心痛和難受。我的童年便如此度過。
由小學四年級開始,老師與同學都邀請我到教會。一九九零年一個下著雨的冬夜,我和同學一行三人到政府大球場參加「葛培理佈道大會」,淋著雨,步向球場的草地,決定邀請耶穌進入我的心,作我的救主。那種從心湧出來的溫暖,實在不能言喻,至今仍未能忘記。
縱然在信主後並非一帆風順,中學未畢業便要到外國留學,當中的孤單與被遺棄的感覺真是不為外人道。但生命中的危機往往也是上帝為我們預備的契機,我亦正正在這段時間與天父走得更近,體會到生命歷程中最重要是有主耶穌同行。我雖然失去了家庭的愛,但天父的愛正好填補了我生命中的缺陷。祂與我一起經歷生命中的挫折和困難,將真正的平安賜給我。祂亦透過祂的話給我力量和盼望,藉著困難塑造我成為更合祂心意的人。祂又賜一班愛我的弟兄姊妹,在我受挫折時伴在我身旁,不離不棄的陪我走過不少困境。
體認
在十多年信主的日子裡,在教會與機構也有不少事奉的機會。可能因為成長背景影響,性格比較自卑,同時很介懷別人對自己的看法,常借機表現自己,被欣賞時沾沾自喜,被批評時怨天尤人;常在自卑與自負之間不能自拔。這種性格的困擾又在與弟兄姊妹一起事奉時不自覺的擴大,甚至傷害人亦傷害自己,使我更痛恨自己的性格,但同時亦令我做每件事也先問自己的動機,事奉前不斷反省自己內心的動機才去行。這可以說是謹慎,也可說是一種自我檢討的機能。
過去十多年,參加過大小令會、奮興會、培靈會,當然也在講員呼召全時間事奉時「深受感動」,在激動之中很有衝動舉手跑出去。這當然是因為全時間做神的工作是我所渴慕的。但每次稍有「感動」時,我也提醒自己不要是一時衝動。而看見激動得眼紅紅,甚至痛哭流涕的弟兄姊妹,更叫我卻步!我常對自己說,若要事主,便做一個理性、感性也通得過的決定!再加上自幼的經歷塑造成的那個破碎的自我形象,以致在大學時代,多次的冬令會、培靈會的呼召中,在很激動之下也沒有舉手回應!
蒙召
大學畢業後很快找到一份工作,這段日子裡,在一個教會的差傳年會之中,沒有任何激情下,上帝在呼召之時問我:「你曾說過很羨慕作我的僕人,為我放棄一切,今天你還肯事奉我嗎?」當時的掙扎很大,因為剛出社會工作,終日在想如何在外國定居,腦海中充滿的是職業前景、生活質素。這個問題正如一個當頭棒喝,我當時覺得很慚愧,想到天父的愛,我便義無反顧的舉手回應呼召。
因工作簽證到期要回港,與我相識多年的未婚妻亦與我同行,盼望在香港闖一下便結婚及移民。回港後忙著為返回外國生活這理想而勞心,對蒙召的事慢慢不以為然。我本以為上帝會帶領我返回彼邦,然後從此安舒度日。但正正是這種心態,使我只顧自己的好處,忽略了身邊的人,也忽略了上帝。我在教會仍有事奉,但不如以往投入,也懶於與弟兄姊妹建立關係,一心嚮往外國生活,回到安舒區,不肯進入新的階段。
但上帝的愛沒有因此而離開我,祂再次用一個危機轉化為成長的契機。結婚前八個月,我的未婚妻竟移情別戀一位未信的男同事,並跟我退婚。這個突變使我傷心欲絕,體重驟降三十磅。在痛苦中上帝讓我看清自己的自我中心、自私自利、專顧自己,也使我對委身和基督無條件的付出有更多反省。我才回想起自己對神的承諾。
後來在我信主剛剛十年的那個月,某日靈修時心中有一個意念,好像聽到上帝問道:「你過去這十年來,為我做了甚麼?」我當然本能地為自己辯護—事奉的名銜、領人歸主的「名單」、讀過的屬靈書籍,一一在腦海中羅列。但當上帝再追問:「這些真是為了我做的嗎?」心中很是慚愧。
回想十年的光陰,得到的是學位吧!是傷得深而沒有結果的感情吧!付出的呢?為神所做的呢?縱然是教會的活躍分子,但不等如凡事都是全心全意為上帝做的吧!於是立定心意,不再浪費日子,努力面對及接納自己,在上帝的話語上用功,專心事奉。慢慢地,自幼討厭閱讀的我,竟愛上閱讀,還特別愛上了關於聖經的書,我想這也是上帝的工作。此時我再次堅定立志要一生事奉主,預備走上傳道的路。
其實今天回想,是上帝自己一步一步的給我看到,放下一切去跟隨祂是我的福分,使我發現到這世上沒有任何職業與學識,比作傳道事奉上帝更值得我付上一生。我亦發現上帝的預備真是無微不至,正正在那段時間,我在教會團契中認識了一位姊妹,發現我們有許多相似的地方,我們差不多同時到外國讀書、又差不多同時回港工作、亦在回港後受到感情創傷,使二人在性格、感情、婚姻和信仰上的價值觀都很一致,這個人就是我的太太。正是這種相似,使我們互相吸引,也發現神一直預備我們去服侍另一半,作一個好的配偶,一同走上帝為我們預備的路。有一位肯與我一同放下一切、與我一同印證呼召、一同踏上事奉的路的伴侶實在是一個祝福。而在她身上,我看到上帝用不同的經歷—尤其是當時看來是極痛苦的經歷,去陶造我們的性格,以致我們能結合,並且有同一的價值觀,同心的走上這條侍奉主的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