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源《海國圖志》有載英華書院


2236 期(2007 年 7 月 1 日)
◎ 教會今昔 ◎ 浩然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在艾約瑟牧師(Rev. Joseph Edkins)所寫的〈馬禮遜傳〉中,有載:「嘉慶二十三年,公捐四千金,建英華書院於麻刺甲(按即馬六甲),聚中外年少子弟,讀書其中。案魏源《海國圖志》云:麻六甲有英華書院,英吉利所建。即此地也。又云,外夷學習漢文,翻刻書籍之所。夫既學書刻籍,彬彬爾雅。即安得謂之夷耶?麻刺甲書院版刻一書,說明中國文法俗語,先俗後文,名曰中國言語學。康熙間,法蘭西教士伯利馬耳所作,又一部乃中國四書。譯以英文,英士高鯉所譯(按高鯉即Rev. David Collie),此書院後移至香港矣!」該文所說嘉慶二十三年,亦即主曆一八一八年,馬禮遜牧師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的時候,率先捐獻一千英鎊作為開辦費,以其時一千英鎊幣值為四千銀元。所以艾約瑟牧師在〈馬禮遜傳〉有說「公捐四千金」。

  該傳提及魏源(見上圖)在撰寫《海國圖志》的時候,有記馬六甲英華書院的創辦。據魏源《海國圖志》卷九,東南洋四海岸之國,其中有載:「至嘉靖年間,葡萄牙兵船往麻刺甲,盡力征服,設官治之。天啟,崇禎年間,荷蘭又戰勝葡萄牙而有其地。至嘉慶年間,英吉利以萬古累易之,于是麻刺甲為英吉利新藩。開英華書院以教唐人和土人,且義學甚多,男女不論,土番漢人皆知讀書。」在此可知當年的馬六甲是三易其主之地,先為葡萄牙人所佔,繼由荷蘭奪取,最後由英國用所佔萬古累(按即印尼蘇門答臘的明古魯Bangklu)與荷蘭交換,然後入駐馬六甲,成為英國的殖民地。在英華書院於一八一八年開辦之初。雖然是荷蘭的屬地,但已有英兵駐防。至於馬六甲英華書建校的過程,起先獲荷蘭行政長官批地於聖約翰山(St. John's Hill)建校,由於距市區頗遠,後得印度商人換地,在馬六甲城西門臨海地段;陸續興建傳道人宿舍,中文印書館,西文印書館,學校房舍,傳教總部辦事處等地(見下圖),英華書院成為當時一個龐大的傳教基地。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雲彩見證】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神學探索】

【牧耕筆談】

【放眼世界】

【交流點】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