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性的語言


2234 期(2007 年 6 月 17 日)
◎ 情理互動 ◎ 許立中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上帝這個概念代表最高的統一。不過,在不同的信徒心中卻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上帝。有的神學家信仰的是一個功利的媚俗的上帝。」

  ─ 周國平,《風中的紙屑》

  上帝當然不僅僅是亞里士多德的「第一因」,縱然這概念代表著「最高的統一」。但有一件事周國平卻說對了,就是在不同的信徒心中,確實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上帝。

  你只消在任何一間教會坐上十五分鐘,就明白到理性只不過是信仰對外溝通的語言;自家人談話,很少會用得著。如果那是個見證分享聚會,你就更不難明白一般人心目中的上帝,很多時確實只是一個功利和媚俗的上帝。

  對於信徒在教會內外運用不同的語言,其實是可以理解的。就正如你向外人介紹你的家人或朋友,你大概會描述他們的年齡、職業、性格、興趣等客觀的資料,所運用的自然是理性的語言。但當你跟自己的家人朋友傾談,所指涉的卻完全是另一碼子的事,可以粗略介定為感性的語言。我們會閒話家常、嬉笑怒罵甚至是言不及義。如果你嘗試客觀理性地去分析一對戀人之間的「俏俏話」,恐怕就更是廢話連篇。但這卻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那麼,在不同的信徒心中並沒有一個統一的上帝,這是不是一個急需處理的問題呢?我看亦未必。假設一個父親有八個兒女,以常理推斷,父親跟這八個兒女的親疏大概亦不會一樣。大兒子很早便要出來幫忙養家,關係可能會比較嚴肅和事務性;到了小女兒出生,家庭環境既已穩定下來,可能就會比較輕鬆隨便一點。因此相對地來說,不同的兒女對父親自然亦有不同的感情、關係和「形象」,實在也不必強求統一。

  至於功利的問題,我們小時候誰沒有伸手向父母要過錢或是甚麼的?只是當我們漸漸長大,除了要錢,希望也會分享點甚麼罷?倘若我們跟父母始終是伸手的關係,那就只能說明我們始終並未長大;而除了期望得到點甚麼之外,我們對父母基本上亦並不了解。這恐怕就解釋了大部分信徒跟他們的上帝的關係了。

  或許還有另一個更重要的問題:倘若上帝沒有一個統一的形象,那會不會我們其實都是按著我們自己的期望去塑造一個屬於自己的上帝?(費爾巴哈)或許我們都不願意承認,但答案卻明顯是肯定的。理性的人信仰一位理性的上帝,一般人(是的,或許甚至是神學家,廟祝型的)信仰的是一位功利和媚俗的上帝。

  這就回到理性語言與感性語言之間的弔詭關係。僅僅是理性,我們可以得出最高的統一概念;僅僅是感性,我們可以有一位性情與我們相近的上帝。

  宗教是理性的,信仰是心靈的。宗教是信仰的身體,信仰是宗教的靈魂。信仰沒有宗教或許會變得虛無飄渺、難以捉摸;宗教缺乏真正的信念,卻只可能是沒有生命的行屍走肉。而我們,就徘徊於宗教與信仰之間,嘗試用心靈、按真理(約四23),去接近那位「住在人不能靠近的光裡」的上帝(提前六16)。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