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


2214 期(2007 年 1 月 28 日)
◎ 文林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醫、疾者癒,功能濟世,吾公懸壺,
  拯民於沉,病者額手興康寧
  道、罪人甦,惠及華夏,馬牧譯經,
  迪眾得重生,信眾同心頌主恩 二百載前,
  梯山航海,孑然一身,應主呼召,
  初履中華,默默斗室勤耕耘,傳揚真道
  兩世紀後,海外國內,信眾萬千,蒙上帝恩,
  遍及大地,寂寂墓園息勞苦,待主再來


馬禮遜來華事跡概述及反思
           劉子睿

  自清嘉慶十二年(1807年)馬禮遜到達廣州,今年便會是這位倫敦傳道會宣教先鋒來華二百週年的紀念,回顧過去兩個世紀,特別從中國基督教發展的角度來反思,確實有很多值得探討的地方,這裡因篇幅所限僅能選取幾點概述一下。

  馬禮遜來華的歷史背景,和廿一世紀全球化的情況完全不同,十九世紀一方面是基督教近代宣教運動的大世紀,由1792年浸信會傳道會成立開始,宣教團體如雨後春筍般於歐美各地紛紛出現,而倫敦傳道會則以不分宗派的特色,於1795年創辦,短短十二年後馬禮遜便已登上前來中國的航程。

  另一方面十九世紀亦同時是歐美列強向整個世界擴張殖民地的主要階段,反觀當時滿清政府已由盛世轉弱,對外更加採取閉關政策,因此增加了傳教的難度。馬禮遜作為更正教差會來華的先頭部隊,並且是單人匹馬,可以想像是何等的艱鉅。

  面對這樣的客觀環境限制,馬禮遜為了取得合法居留中國的身分,於1809年在差不多沒有選擇的餘地下,加入了當時的東印度公司,正式成為僱員,擔當翻譯,年薪起初為五百鎊;可是東印度公司卻是十九世紀英國對華貿易入輸鴉片的最主要的商業機構,馬禮遜雖然絕對無意加入販賣鴉片商業集團,但是直到今天,仍然有中國人會視傳教士為外國勢力入侵的「幫兇」,我們活在廿一世紀的中國信徒,可以怎樣去回應呢?廿一世紀的中國,已經在過去兩個世紀裡,憑藉傳教士和本地華人信徒的披荊斬棘,建立了有根有基的中國教會,未來的日子,相信已不再是歐美傳教士來華的時代,反而有可能是進入中國信徒向普世宣教的新階段。

  話得說回來,即使馬禮遜在華的日子曾經服務東印度公司長達二十五年,並且在他離世前被英國政府委任為駐華商務監督的祕書和翻譯,年薪增加至一千三百鎊,但是他對中國的貢獻,仍然不能忽視。

  筆者特別取了其中三項歷史意義深遠的工作,加以論述:(一)中文聖經翻譯;(二)《華英字典》的編篡;(三)創辦英華書院;這些工作,和廿一世紀中國宣教事業還是息息相關。

  中文聖經翻譯:馬禮遜在極度缺乏資源的情況下,竟然能夠在不足十年的時間內,便將新舊約聖經翻譯成中文,這不能不算是翻譯史上的奇蹟。

  雖然馬禮遜的譯本今天並不流通,不過他在十九世紀初所完成的,是一件毫不簡單的事情。

  在此不能不提的是他曾經參考收藏於大英博物館中由天主教巴黎外方傳道會會士所譯的巴設中文聖經譯本,反映出當時更正教傳教士若能多留意天主教在十六、十七世紀在華的傳教工作,然後加以補充,或許會減少一些困難。今天在華人教會中《和合本》廣泛地流通,其實亦有不少瑕疵,最近修訂本面世,或許提醒我們,中文聖經翻譯的工夫,在廿一世紀仍然有很大的空間去繼續改善,不應該以1919年的《和合本》為滿足。

  《華英字典》的編篡:馬禮遜另一項偉大工作,便是在同樣嚴重缺乏資源的惡劣環境中,獨力去完成《華英字典》的編篡,前後共花了十五年的時間,而這卻打開了一道十分重要的東西文化溝通的門戶;特別在十九世紀英語世界中,馬禮遜可以說是漢學發展的奠基者,他在這方面的貢獻,往往因為他是傳教士的身分而被今天的華人教會所忽略。或許我們在廿一世紀,需要把教會的資源,多一些投放在文化事業上,否則我們的信仰便會與這世代脫節呢。

  創辦英華書院:1818年馬禮遜和他的倫敦傳道會同工米憐(於1814年來華),於馬六甲創辦了英華書院;米憐是英華書院早期在馬六甲建立的主要督導人物;馬禮遜牧師是創校人,不過整個創校精神的背後,馬禮遜亦是非常重要的推動者;亦由於英華書院的出現,讓西方教育制度於十九世紀逐漸展現於華人社群之中,這亦是劃時代的里程碑。

  今天在香港,我們滿以為教會辦學是理所當然。回顧昔日,馬禮遜和米憐是因為無法進入中國內地傳教,而想到在南洋辦學,希望可以向華僑傳福音,然後差派他們有機會回鄉時便能夠向同胞宣教。盼望我們今天懂得這樣去爭取藉教育去傳福音的機會?

  更正教來華由馬禮遜開始,很快便會踏入第三個世紀;馬禮遜在他的時代,真的是排除萬難,來開闢給後人傳教的路徑。今日有不少教會都是在馬禮遜牧師的基礎發展起來,在中國各地,以及香港和世界各拓展傳揚福音的聖工。無疑在廿一世紀仍然有些富強的國家(表面上仍然有基督信仰的傳統),會恃勢凌人,硬要他人接受自己的一套,我們千萬不要誤信為真,跌入好像是中古時代十字軍歷史重演的悲劇陷阱。我們要謹慎地去傳福音,免得成為後世歷史的話柄,更願令基督仁愛的救贖信息貢獻於世界。



  李鴻標

  憐愛世人的主,我們感謝讚美你。

  在我們還作罪人的時候,你差遣基督耶穌道成肉身,為我們死在十字架上,付上罪的贖價,顯明你對我們的愛。

  憐愛中國的主,我們感謝讚美你。

  長久以來,你差派了許多宣教士來到中國,叫華人也有聽聞福音的機會,蒙恩得救的福氣。

  二百年前,你更差派馬禮遜牧師等人來華,讓福音再臨神州。你藉他們把聖經繹成華文,以致我們有華文聖經可讀。你又透過他們在中國的傳道與服務,不僅使福音遍傳華夏,並叫中國在教育和醫療等方面有突破性的發展與改善。

  二百年來,中國人亦因著各式各樣的原因移居了世界各地,當中有不少在異地信了基督、得著救恩,也有不少把福音傳往異邦。這都是你對華人所施的厚恩。

  如今在這個快要紀念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的日子,我們在你面前感恩,感謝你藉馬禮遜、郭士立和米憐等眾多的宣教士施恩賜福給中國,又保守中國眾多的教會在許多困苦和逼迫中成長和增長。

  我們也要在你面前認罪,承認在這二百年來,宣教士們本身也曾有過不少的軟弱與錯失,這些都成了別人的絆腳石;我國同胞也有許多頑梗和悖逆的地方,致令家國和教會飽受痛苦、常經憂患。求主憐憫,赦免我們的罪。

  我們又要在你面前讚美你,因你的慈愛在中國永遠長存,你的信實在華夏直到萬代。願中國世世代代以你為主!

  我們還要在你面前祈求,求你讓福音早日遍傳神州,叫中國的眾教會、海內外的眾信徒皆能同心協力,接過福音的棒,把福音傳遍地極,直到基督耶穌榮耀的再來。

  我們誠心禱告乃奉主基督耶穌寶貴的聖名。阿們!


尋找腳蹤:澳門基督教墳場與馬禮遜墓
                吳思源

  許多香港人遊澳門,只是「到此一遊」式的到仔逛逛「手信街」,吃過葡食就順道買幾盒手信;「老餅」一點的就去大三巴照個相;或者到最新景點「漁人碼頭」消磨一個下午。我們以為澳門只是彈丸之地,無甚了了。

  原來澳門於二零零五年七月已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澳門共有廿五處名勝因符合世界文化遺產遴選標準,包括媽閣廟、港務局大樓、亞婆井前地、鄭家大屋、聖老楞佐教堂、聖約瑟修院及聖堂、崗頂前地、何東圖書館大樓、聖奧斯定教堂、民政總署大樓、議事亭前地、三街會館(關帝廟)、仁慈堂大樓、大堂(主教座堂)、盧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哪吒廟、舊城牆遺址、大炮台、聖安多尼教堂、東方基金會會址、基督教墳場、東望洋炮台等等。

  與基督新教及馬禮遜牧師有關的,只有立於白鴿巢公園毗鄰的基督教墳場,因為馬禮遜牧師於一八三四年八月一日逝世後,就是安葬在此處。這個小小的墳場共有一百六十九個葬墓,除馬禮遜牧師及其家人外,也有英國、美國、德國和荷蘭的信徒,他們包括居住在澳門的商人、軍人、教士、婦孺。而在墳場裡亦興建有一所小教堂,定名為馬禮遜堂。主日崇拜每周早上舉行,弟兄姊妹可自由參加。

  香港人多熟悉大三巴牌坊,其實白鴿巢公園及基督教墳場就位處大三巴牌坊後方步行二十餘分鐘即到。你可以先參觀大三巴旁邊的澳門博物館及牌坊背後的天主教藝術博物館,再沿牌坊左方的花王堂街向前走,經連勝街口,即望見白鴿巢公園,東方基金會會址及基督教墳場就在公園旁。沿途還可順道一遊聖安多尼教堂,亦是一座歷史悠久的教堂,同樣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之一。

  


馬禮遜牧師在華的傳教事業
           李志剛

一、馬禮遜牧師(Rev. Robert Morrison 1782-1834)生平事略:

  • 1782年1月5日生於英倫北部諾森伯蘭郡(Northumberland)摩柏(Morpeth)的布綠村(Buller’s Green)。父雅各,馬禮遜原籍蘇格蘭人,務農,家境清貧,馬禮遜為馬家八子最幼。
  • 1785年父親遷紐加素城,轉業撐靴器工匠,為長老會虔誠教徒。馬禮遜童年就讀舅父任教之學校,暇時隨父親習藝。
  • 1798年受堅振禮。
  • 1800年有志獻身教會服務。
  • 1802年請求入讀倫敦傳道會鶴斯敦學院(Hoxton Acamdemy)。
  • 1803年1月7日入學。
  • 1804年決志獻身中國傳教工作;派往高思博傳教學院接受宣教士訓練。
  • 1805年由倫敦傳道會派往中國傳教,8月赴倫敦學習醫藥、天文、中文各科。
  • 1807年1月8日在倫敦燕子街蘇格蘭教會受按牧師聖職。31日乘「匯教號」(Remittance)前往紐約,4月12日抵紐約,共109天航程。5月12日在紐約乘「三叉號」(Triden)啟航東來,南下大西洋,沿好望角經印度洋,入馬六甲海峽轉上南中國海,9月4日抵澳門,7日到廣州,歷時116天。馬禮遜牧師在廣州,受到官方限制,華人不能公開傳授中國語文,其後馬禮遜牧師在商館中祕密從華人學習;又因在澳門受葡國天主教士的監視不能傳教。
  • 1809年2月20日與東印度公司大班莫頓博士(Dr. Mordon)女兒馬麗小姐(Miss Mary Mordon)結婚,隨即聘任為東印度公司中文傳譯。(自始在東印度公司任職至1833年,即該公司撤銷專利權之時,歷有二十多年之久。)馬牧師工作之暇,努力中國語文學習,並從事聖經翻譯工作。
  • 1810年在廣州出版中文《使徒行傳》。
  • 1811年在廣州出版中文《路加福音》。
  • 1812年出版 “Horae Sinicao”(中文文法),招致清政府頒令嚴禁外國教徒出版基督教書籍。
  • 1813年出版《新遺詔書》(即新約聖經)。米憐牧師夫婦(Rev. & Mrs William Milne)被倫敦傳道會派遣到廣州傳道,受官方禁止。
  • 1814年米憐牧師遊歷南洋各地,考察開基傳道工作。馬牧師為第一位華人信徒蔡高洗禮。
  • 1815年馬師母偕子女返英入學,米憐牧師往馬六甲開展「恆河外方傳道計畫」(Ultra-Ganges Mission)。馬牧師因翻譯聖經被東印度公司英國董事局撤職。
  • 1816年英國派出代表團,委亞美士德爵士(Lord Amherst)為特使遠赴東方到中國北京尋求通使,馬禮遜牧師聘為隨團譯官。
  • 1817年馬牧師獲英國格拉斯哥大學授予神學博士學位。
  • 1818年11月11日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
  • 1819年得米憐牧師幫助部分舊約翻譯,經馬牧師修訂,新舊聖經譯稿於同年完成。
  • 1820年馬師母偕子女返澳門。馬禮遜牧師在澳門開辦中藥診所。
  • 1821年6月20日馬師母在澳門病逝,獲東印度公司購置墳地,馬師母得安葬於澳門基督教墳場。
  • 1822年廣州發生大火,東印度公司被焚毀。
  • 1823年在馬六甲出版《神天聖書》(新舊約全書)。六冊《華英字典》完成出版。
  • 1823年12月5日返英述職,並到各地宣傳,鼓勵支持中國傳教工作,成行之時帶中文典籍八千多冊回國。
  • 1825年在倫敦開辦東方語文學校,訓練傳教士到東方傳教。
  • 1826年9月19日重臨中國,抵廣州。
  • 1827年在澳門創立眼科醫院,創辦 “The Canton Register” (廣東志乘)。請求美國教會遺派教士來華工作。
  • 1830年有美部會(公理會)派裨治文牧師(Rev. Elijah Coleman Bridgman),英國海員傳道會派雅裨理牧師(Rev. David Abeel)來華。
  • 1831年郭士立牧師(Rev. Kail Friederich August Gutzlaff)北遊中國沿岸佈道,後返抵澳門。
  • 1832年在廣州開設眼科醫館。
  • 1833年東印度公司專利權結束,英國委任律勞卑(Lord Napier)為駐華商務監督。
  • 1834年7月26日律勞卑抵澳門,英政府聘馬禮遜牧師中文祕書為譯官。7月23日赴廣州與中國官方交涉,馬禮遜牧師因病於8月1日在廣州逝世。5日安葬澳門基督教墳場。

二、馬禮遜牧師的傳教事業及貢獻

譯經事業: 1813年出版新約,1823年出版新舊約。

出版事業: 出版中文書12種;英文書出19種,包括教理、聖經、聖詩、地理、字典、期刊等。

教育事業: 1818年在馬六甲創辦英華書院,1843年遷香港,稱之為校祖。

醫藥事業:在澳門開設中藥診所,眼科醫館;又在廣州開設眼科醫館,鼓勵西方醫藥教士在華傳道。

報刊事業: 鼓勵教士從事中西報刊出版。

文化事業: 使中學得以西傳;西學得以東傳。今日倫敦大學亞非研究院藏有馬禮遜牧師捐獻中文典籍2000多部,共8000多冊。香港大學有馬禮遜特藏室,藏有馬禮遜牧師藏書。

傳教事業: 影響西方教會差派教士來華,後建立教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