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變與懷舊—從清拆天星碼頭說保存


2214 期(2007 年 1 月 28 日)
◎ 教會之聲 ◎ 鄺偉衡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希望神學」的始創者莫特曼(Jurgen Moltmann)曾說過:「任何社會的改變都需要有歷史的異象,因為我們要知道將來是否可以活下去。」雖然阻止清拆天星碼頭鐘樓的行動已被推土機推倒了,但保護具歷史價值的建築物行動,牽起的反響效應,卻是沒有停下來。時代的變遷,「改變」似乎已是進步的代名詞。現在社會不斷改變,但人需要準備好要改變去適應,便能繼續活下去。而此種改變就必須不斷為生命,為心靈開創新的空間,和接納仍然存在的歷史。

一、避免破舊立新的偏頗

  由於天星碼頭只有四十九年歷史,不足五十年,故無法按列為法定古蹟,難免被清拆改建。從舊的不去,新的不來的道理,以經濟效益為主,增建高廈和商場是最好不過的。如今政府拆掉天星碼頭,喚醒香港人的記憶,體會到破舊立新並不是社會發展必然的取向,因為社會上關注歷史集體回憶的亦佔相當重要的價值。

  香港座堂式的教會已不多,應珍惜保護。不應以香港發展利益為藍本,尤應重視新舊並存,保留歷史的見證。例如樓上教會,若遷離原區,更應照顧年老及行動不便的會友,不能將之遺棄。只是破舊立新而沒有根,不斷棄置,對文物保留層面,也是大損失。

二、避免集體回憶的遺忘

  根據學者研究,回憶的確有它的集體性和社會性,證明兩個人一起憶舊,總比一個人的回憶為多,及更準確。大家一起經歷和感受,將使人、地、事物與社會的發展,理想,核心價值和未來聯繫起來。回憶不應只是一本舊相簿,而是不同年齡人際的重聚,鞏固人間的情誼,讓死物成為活的公共空間。

  信徒為教會留下照片、光碟、紀念刊、紀念品、書信等,這都可說是集體回憶。有回憶才會感恩,千萬不要把教會文物隨意棄掉。當教會有意將一切歷史文物廢棄的時候,可考慮送給肢體;或是送交有關大學圖書館;或是聯絡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教會歷史資料室。因為這文物將是明天珍貴的教會歷史資料。好。

三、避免歷史痕跡的褪色

  天星碼頭及鐘樓的去留問題帶來了一個啟示:從文物保育的問題來看,單純保存冰冷的物件,內裡卻是抽空,那與標本無分別。將文物整理保存下來,繼續與人的生活發生關係,保存當中的活力和生命力,才是保育的意義和作用,歷史就帶給後人許多智慧和許多啟發。

  教會的歷史,是叫人看見許多見證人如同雲彩圍繞著我們。前人的努力、血和淚都成為今天信徒的激勵和幫助。前人失敗的見證,同樣成為後人的鑑戒和提醒。保存教會檔案文物資料不可忽視,需要學習保養處理,免空氣潮濕蟲蛀等破壞,好讓歷史文物繼續保存。

四、避免社會契約破壞

  若說只是「經濟城市」,而不是一個「生命城市」,離開本土文化就必愈來愈遠,互相沒有承諾,對生存的社會沒有歸屬。著名學者龍應台留港講學期間說過:「沒有人想留下,因為這裡沒有人氣。」社會契約是集體回憶的決定,繼而形成社會的現狀。有人氣就有人情,有人的委身。因為社會人際有關係、有付出,這裡是屬於我們的社會不再是「借來的地方,借來的時間」。

  這些關心清拆天星碼頭的人,所引發保育文物的行動,可以觸發教會信徒對教會歷史文物的重視和愛惜。有如教會堂慶述史,關心教會的異象使命。藉此教育教會下一代,以致薪火相傳,貢獻於教會和社會。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