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一個求助的人向你傾訴的時候,我們要專心聆聽,但我們不單只作「唔、唔」「Ha, Ha」或點頭表示了解的回應,一個真正的聆聽,是包括全然掌握傾訴者所說的故事背後的情感、思想掙扎和渴想。
在學習輔導的時候,有一公認重要的技巧,稱為同理心(empathy),同理心是指我們進入傾訴者的內心世界,感受他所感受的。在學習同理心的過程,我們操練的就是全盤的聆聽。全盤聆聽之後,選取傾訴者最核心表達出來的訊息和感受,我們作出一個令對方感到得到共鳴的感受的回應。
何謂全盤的聆聽,就是聽取傾訴者故事背後表達出來的多種向度的資訊,共五項之多,包括:
1.他整個是甚麼樣的經歷(experience)
2.經歷中的感受(feeling)
3.他曾掙扎過的是甚麼想法(thinking)
4.他採取過甚麼行動來解決困難(doing)
5.他心底有甚麼渴望(wishing)
為了讓大家掌握這些需要聆聽的向度,我選取了詩篇第六篇來練習,大家先想著這五個向度,在詩人的哀求過程中,你能找到這些向度的表達嗎?
耶和華阿、求你不要在怒中責備我、也不要在烈怒中懲罰我。
耶和華阿、求你可憐我.因為我軟弱。耶和華阿、求你醫治我.因為我的骨頭發戰。
我心也大大的驚惶。耶和華阿、你要到幾時纔救我呢。
耶和華阿、求你轉回、搭救我.因你的慈愛拯救我。
因為在死地無人記念你、在陰間有誰稱謝你。
我因唉哼而困乏.我每夜流淚、把床榻漂起、把褥子溼透。
我因憂愁眼睛乾癟.又因我一切的敵人眼睛昏花。
你們一切作孽的人、離開我罷.因為耶和華聽了我哀哭的聲音。
耶和華聽了我的懇求.耶和華必收納我的禱告。
我的一切仇敵都必羞愧、大大驚惶.他們必要退後、忽然羞愧。
詩人正經歷身體的軟弱或病痛,並受到敵人的攻擊,他不斷向神呼求卻未得到幫助,他正向神發出呼求。他有憂傷、驚惶,感到受責罰的感受。他的思想掙扎是在等候得到幫助的過程,也懷疑是否是神的責罰,但又相信神一定拯救;他的行動包括禱告、哭泣。他最渴望是神的醫治和禱告蒙垂聽。同理的心回應是:「你感到憂傷和驚惶,因為求神醫治的等候過程,實在難熬呢!」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畫出生命】
【文林】
【樂韻心弦】
【輔導小百科】
【情理互動】
【情牽姊妹心】
【神學探索】
【交流點】
【專題:馬禮遜來華二百週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