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49 期(2005 年 10 月 30 日) ◎ 交流點 ◎ 龔立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副教授)
分享: Whatsapp ::
電郵 ::
臉書 ::
推特
第一,文章中似乎將一切問題都歸咎於示威者的暴力,但內文並沒有提及世貿的暴力。若要求被罪所犯的人不要以惡報惡時,我們更應要阻止侵犯人的人不要繼續侵犯。否則,暴力只會無止境地下去,因為侵犯者很少願意放下它的暴力。世貿的暴力是甚麼?就是不公平貿易。當已發展國家以補貼形式來支持本地農業生存,又用以本傷人的模式來霸佔非發展國家的農業市場時,非發展國家的農業最終只會投降,因為本地貨高於入口貨。或許,示威者應該自我提升,與其他國家貨物競賽。我不反對競賽,但反對不公平競賽(尤其當歐美等國家已是已發展)。從此看來,示威者的示威不是好勇鬥狠,而是關乎他們的生存。所以,問題不在於控制示威者,而在於對世貿的批判。
第二,文中似乎只關心香港的安危,而沒有藉此關心世界的安危。某程度,香港是自由貿易下的既得利益者,所以,香港人很難明白示威者的忿怒。作為社會公民的一分子,香港人應藉此放眼世界,而不要只關心自己的事(例如,停課與否,交通暢順與否)。若我們的不方便可以換取多一點公平,多一點議價能力時,我們也應支持。
我們要行動,也要禱告,但禱告的內容不是為自己求平安,而是為社會求公義。只有如此,我們的禱告才是求上主國的降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