墮後的教


2148 期(2005 年 10 月 23 日)
◎ 時事透析 ◎ 徐濟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特首曾蔭權新增八名行政會議成員,被評為重回彭定康的精英治港路線,稍有不同的是民主派背景的張炳良教授也入圍,超越只是親建制精英「執政」的舊路。這種多元化格局不論是虛是實,各路精英今後勢必多了影響香港的機會。

  基督教界近年在社會也頗為活躍,尤其在道德的議題更幾乎成了宗教界的絕響。撇開教內對某些議題的共識所引起的種種問題,基督教界毫無疑問在近十年間興起了新一代的道德議題發言人,尤其是在福音派圈子中的信徒,且他們更邁向專業化而令有關言論更易獲得公眾的認受,這確是進步了。

  然而,福音信仰的教會領袖似乎仍未在核心問題上悉力以赴,就如政教關係仍舊有「社會福音」的陰影而不敢大踏前步。教會領袖對「現代政治」的參與度仍受那種「在上有權柄的出於神,人人當順服」的觀念所牽制,只限於為執政的祈禱、鼓勵投票、個人進諫、聯署登報、默許遊行(不能以教會名義),而近期與立法議員對話已是跨出一步。

  教會深怕不自覺地從道德「墮入」政治,但使徒保羅所講的政治與現代社會所出的政治應否劃上等號、有何不同解讀,則連神學院的教授們也少論及這兩門學科的整合。因此之故,若有人高調地以基督教價值觀參政、若有人籌組打正基督教名義的政黨,教會界內反而會先亂了陣腳,認為這種大踏步的舉動是有問題。

  當梁文道在「思索香港」論壇指出「香港文化心態還在殖民的過程中,這個(回歸後)體制社會運作還有殖民特性」(明報二零零五年十月十四日世紀版),我們或許也可將香港的關社神學比喻為西方關社神學的殖民性仍被我們緊守,甚至對那種出自歐美歷史處境的「政教關係」底神學詮釋,高舉為真理本身。

  在「港人治港」的必然政治走勢下,若關心社會的教會領袖及基督徒「精英」還未惡補整套政治神學並使之地道化,則我們將大大落後於現實世界而不能令基督教價值的影響力「到位」,更遑論作光作鹽了。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培靈奮興大會 專輯】

【祝福香港大行動】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