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數碼科技發展衝擊
教牧倡應平等分享科技成果


2134 期(2005 年 7 月 17 日)
◎ 要聞 ◎ 本報記者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數碼科技與各行各業在營運上的整合愈來愈重要,複雜程度亦變相增加,很多教會機構在應用數碼科技上面對或大或小的困難,教會機構如何避免在社會發展上被邊緣化,同時能發聲以促進現實世界和數碼世界的融和?這又是一種甚麼樣的聲音?

  錢北斗先生、劉智滿博士及龔立人博士於一個研討會上,就以上發展趨勢分享他們的看法和意見。

  近日有關數碼版權的問題,在歐美及香港均掀起廣泛的討論。香港基督徒資訊及通訊科技網絡與香港基督徒畢業生團契及真証傳播於七月七日晚上七時三十分,假旺角浸信會副堂舉行數碼版權發展新衝擊研討會,會上多位講者均質疑現時版權法的條例是否太偏幫大企業,並提倡各界應尋求一個合適方法,讓更多人能分享數碼科技的成果。

  研討會先由香港基督徒學生福音團契前總幹事錢北斗先生簡介數碼版權問題的最新發展,例如近期美國最高法院判決點對點下載服務供應商需為版權持有人的損失負責、數碼版權成為中美在商貿上角力的核心問題,他指出在資訊年代,知識就是力量,數碼科技對社會、經濟、軍事均有很大的影響力,因此先進國家均致力保護知識產權。他指出我們應關注版權法背後的理念,是否為了既得利益者而立法,立法會否增加貧與富的差距。他認為當局在修訂版權法時,應以知識能否自由交流為大前題,並以本地需要為出發點,而非盲目依從西方國家的一套標準。他期望華人的資訊科技專才,可參考開放源碼(open source)的理念,建立一個共享數碼科技資源的合法平台,讓貧苦大眾也能得著數碼科技的應用知識。

  香港大學計算科學系主任劉智滿博士以「多、快、好、省」來形容數碼科技發展帶來的益處,因著數碼科技日趨成熟,我們可以最快的速度,獲取最多最好的資訊,或完成具相當水準的工作,而且成本比從前更低。只是現時數碼版權的情況似乎過於保護昂貴的電腦軟件,而且電腦軟件的功能過於強大,一般消費者往往未能用到軟件一成的功能,便又要購買新的版本了。

  他認為電腦軟件生產高應推出較簡便,符合消費者實際需要的軟件,並以較相宜的價錢發售。此外,各個廠商應統一軟件標準,讓消費者在使用軟件時有更多的選擇,這樣比單用版權法來規管來得更靈活且符合市場的需要。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龔立人博士指出,數碼科技應是協助人類的工具,而非主導人類生活的系統,可是今日我們身處的社會,正是服膺於數碼經濟體系之下,結果不擅於應用電腦的人被社會所邊緣化,上班族要承受速度愈來愈快的工作壓力。他認為數碼科技產業若單純倚賴版權法來維繫,將衍生許多的問題,就如貧苦大眾要負擔愈來愈昂貴的藥物及食物。貧苦大眾無法負擔昂貴的軟件及上網服務,亦可能間接剝削窮人追求知識的權利。他強調申命記的律法提醒我們借錢予窮人,不能剝奪他們賴以為生的工具,只是今日社會似乎在這方面有所虧欠。

  在答問時間,有參與者問到資訊科技是否取代了一些工種,從而使更多人失去生計。龔立人博士認為資訊科技發達,對身處中層的中年人士影響最大,因為他們在掌握電腦應用上可能會比青年人遜色,因此今日許多中年人一旦被解僱,他們再就業的難度便愈來愈大。此外,二十年前所謂終身學習,可能是學習一些手工藝、繪畫等消閒科目,現在卻主要是和工作有關的知識,這都是科技發展帶給我們的衝擊。錢北斗先生認為今日不再是盲目耕耘的時代,我們一方面要尋求一個更公平的數碼科技分享環境,亦要把握數碼科技帶來的好處,從中找出社會發展的新出路。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每週新書】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讀書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