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樣.不一樣


2130 期(2005 年 6 月 19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手拿兩張香港通用的鈔票,可是價值卻懸殊了。一張是舊版綠油油的十元,俗稱「青蟹」,一張是黃澄澄的千元,又叫「金牛」。如今的幣值,「青蟹」連買一個起碼的飯盒,塞肚療饑也不夠;「金牛」嘛,獨個兒到酒樓,儘可以豐豐富富的吃頓飽。要是拿去「打爛、唱散、」(兌換零票);厚厚的一大帙,數來就一百張,放在口袋脹鼓鼓的,這連小娃兒都知道的事實,是沒得比的。

  問題就在兩張鈔票,都是用同樣的紙張分別印製出來的,當然有很大的分別。先是大小不一樣,圖案不同,顏色各異。可是大家本來都是一張張白紙,同儲在倉房,直等到送來印刷間,分別放進不同的印機。同樣的經過機聲隆隆,身濡七彩,切切割割,滿身油墨臭味,如此這般新鈔出爐。希奇的是人們都不以為嫌,反似都在嫌少,在世間,大家都爭個不亦樂乎,珍之重之、謹之慎之,說是財不可露眼,愛護備至。

  要說的是幣值的問題,一個圈圈和三個圈圈,十和千的比較,中文更妙十和千之差,就是頭頂上那麼少少的一「撇」。偏偏也就定了型,永遠是這樣,注定是永不翻身。

  像在旁觀似的看、想,一張似在訴說不平,一張又似在傲岸神氣,這當然是自己的獃想,也實在的,要是「物如有知」的話,自有一番感概。

  以此例彼,從一個工作坊,同一樣的材料,隨工匠的心意做出不同的作品,果效會成天壤。就以人來說罷,耳聞目潐的,試一下指指點點可多了,就以「財哥、權哥」來比比,「此曾不同彼曾」,信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每週新書】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
Card image c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