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宗合辦牧養同性戀者講座
教牧指教會應有更多承擔


2130 期(2005 年 6 月 19 日)
◎ 要聞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性傾向歧視立法」不單掀起了教會的關注和熱烈的討論,同時令教會再次正視應如何牧養同性戀者,向他們伸出援手。多位教牧出席一個牧養同性戀者公開講座時指出,教會對牧養同性戀者應有更大的承擔,教會有責任牧養尋求幫助的同性戀者。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總會、香港浸信會聯會及宣道會香港區聯會聯同「新造的人協會」,六月十日晚上假播道會恩福中心舉辦「如何牧養同性戀者」講座,讓參加者對同性戀者有更多認識,了解同性戀者的心路歷程,並與教會人士分享牧養同性戀傾向人士的經驗,幫助他們更有效的輔導受同性戀困擾的人及其家人。聚會由播道會恩泉堂主任牧師陳黔開牧師主持,新造的人協會會長康貴華醫生任講員,播道會恩福堂蘇穎智牧師回應、北角宣道會主任牧師蕭壽華牧師帶領會眾為同性戀者及牧養事工禱告。

  就牧養同性戀者這個課題,究竟教會應該做甚麼?蘇穎智牧師在會中分享信息時指出,教會對同性戀人士要有更多承擔,給他們無條件的愛。他強調教會不能定斷人是否有罪,但卻不能容忍罪。

  蘇牧師認為受同性戀困擾的信徒應該積極尋找出路,因為放縱地發洩性慾只會如口渴的人不斷飲海水解渴,結果只會愈飲愈渴。不過,他認為教會處理的態度應是堅定而不強硬,教會不應勉強同性戀者,要用愛心和關心牧養他們,對於信心不足的不能勉強他們。教會亦要善用資源,多與其他機構合作開設「同病相憐」小組來牧養同性戀信徒,有需要則考慮轉介予專業人士協助輔導。

  對教會來說,「牧養同性戀者」不算是新的課題;然而,一直以來受同性戀困擾的信徒,多是找一些提供綜合輔導的機構尋求幫助,直到近年才有打正旗號以基督教信仰,為同性戀人士提供輔導牧養的機構成立。

  新造的人協會會長康貴華醫生當晚分別從心理、生理、人際關係等角度,講解同性戀者的處境,並且指出坊間對同性戀的一些誤解。康醫生認為性傾向是性格的一環,就如性格形成一樣的包含先天與後天的因素,同樣也是可以改變的。

  康醫生則相信教牧同工在真理上已有足夠能力協助同性戀信徒,然而在知識上仍需更多裝備。他又認為曾受同性戀困擾的信徒,可以成為同性戀信徒的榜樣,對他們的自我形象作帶領性的角色。

  「如果沒有信仰,同性戀是否就不算罪?」有參加者在問答環節中提出上述問題。蘇牧師指出,今天醫學證明很多由同性性行為產生的疾病個案,同性戀者的發病率比異性戀者超出十倍以上,反映同性戀在社會道德上帶來負面影響。蘇牧師強調真自由不單有「做」的自由,更有「不做」的選擇權。相愛的人要自問二人關係是否有自由、快樂,還是以自我為中心。

  事實上,不少同性戀者是因為信仰的幫助,從中找到出路。兩位曾經受同性戀困擾的信徒,在聚會上分享見證,令與會者更明白同性戀信徒所面對的掙扎。

  勇敢地站在台上分享見證的Hilda和Kelvin,在信仰的成長路上分別經歷過同性戀困擾,他們同樣是在十多歲時發現自己有同性戀的傾向,因為信仰改寫了他們的一生。就在他們因為性取向的掙扎面對人生低谷的時候,同樣找回在放縱情慾生活中忘卻了的信仰,於是決定尋找教會和輔導機構的協助。

  大會發言人徐濟時牧師接受訪問時表示,三個教會宗派為協助教牧同工及同性戀者家人幫助受同性戀困擾的人士,將會協助教牧同工及信徒了解同性戀者的需要,稍後會探討有效的支援方法,幫助有需要的人士。主辦單位在聚會當晚亦有收集與會者的意見作為參考,並考慮鼓勵教牧同工、醫護人員、社工、專業人士等專業人士,成為同性戀者的守望者,繼而鼓勵教會成立關懷小組,在「低調」的情況下牧養同性戀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每週新書】

【神學探索】

【真情真性】

【牧養全攻略】

【交流點】

【未圓語絲】

【中年信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