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大學生的回應到父母的反應,我們可以看到中國人父母子女相處的一些特點。
孩子總是親媽媽的多。要說給她洗腳,媽媽口中不說,心卻是樂滋滋的,只要不加重兒女負擔,母親們多半坦然接受兒女的好意,不管那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回饋。可以說,媽媽大多知情識趣,願意跟兒女打成一片。
爸爸呢,往往有兩種極端表現。愛孩子愛到一個地步永遠覺得他們是小孩,只要孩子會自愛,愛不愛爸媽屬於其次,所以他們會一口拒絕孩子的好意,而不知道正給孩子滿腔熱情潑了冷水。另外一種是典型嚴父,孩子對父親怕得要死,幾乎見到影子已要逃之夭夭,更別說甚麼洗腳了,所以,才會有大學生連提都不敢提,還交功課呢!
這種親子關係很中國式──含蓄不外露,只能意會,不能言傳。
另外,就是中國人對接受洗腳的抗拒。洗腳其實是相當親密的肌膚接觸,接受者要坦露平日隱藏在襪子和鞋子的雙腳,讓對方近距離看清楚自己雙腳,雙腳有沒有起繭脫皮,對方一目了然,而且還得讓對方搓搓揉揉,即使親如子女,也覺尷尬,所以爸媽才不肯答應。難怪有人提出,與其洗腳,不如捏腳按穴來得實際,可這太功能性了,那能跟溫馨的洗腳相比?
這樣看來,耶穌給門徒洗腳就更具意義。那時代人們穿的鞋子就像今日的涼鞋,所以一天下來,灰塵滿腳,端水洗腳應該是奴僕的工作,耶穌以最謙卑的形象給後世跟隨祂的人樹立了一個好榜樣──人子來,是要服事人,不是要受人服事。
不管是回報父母,是服事弟兄姊妹,我們都可以從洗腳得到啟示。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雲彩見證】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家教會】
【牧養全攻略】
【作兒女的父親】
【交流點】
【太太你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