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茶記趣(一)


2031 期(2003 年 7 月 27 日)
◎ 黃金歲月 ◎ 昂嘯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好事不容易做,大飽不容易賣,針鼻鐵,薄利只憑微中取;

  子飲茶者多,同父飲茶者少,簷前水,點滴何曾倒轉流。

  這是一副既不工、也不整的所謂對聯,只可以算是諷世的湊句,但確是懸掛在當年廣州市漢民路的一家大茶樓。從前經營酒樓、茶樓的,他們的裝修佈置,除了等級之分,有所謂「二厘館」,是販夫走卒的集散地。只為求飽,務求價廉經濟抵食,大飽、燒腩卷、盅頭飯、炒齋河、齋麵。較為上品的也只是燒賣、雞扎,炒粉炒麵加點肉類作澆頭。這都是一個大地廳,雅稱點叫「堂座」,高朋滿座時,門口橫七豎八的擺滿了扁擔籮筐,人聲鼎沸,霧瀰漫。慣見的每張桌子下必有一個大大的痰盂,除了盛載餘茶碎屑外,人們都在「呼圖、克圖」地吐痰。吃不了的飽點,結賬時也不算在內,檢起來丟回蒸籠裡又再叫賣。

  這又有另一番情趣,那時是不興所謂「埋單」,只要你一抽身,「企堂」(如今叫侍應)馬上高聲報數,不是喊元、毫、仙,而是嚷錢、分、厘,湊巧在不同角落,幾桌的人同時離座,企堂們就把顧客們一眼看得出的特徵,甚麼:伯爺公、四眼仔、戴帽......那就錯不了,像是唱兒歌似的,好不熱鬧。

  付鈔時也有不少趣事,幾個人原是各自斟自飲,有人願意請客,一聲「睇埋」,有人先走無須他付錢叫做「候數」。最刺激的是爭著付鈔,像衝鋒陷陣般先喊著「我、我」搶到櫃,差點連櫃也推倒。又偏有人充闊而又吝嗇的,被謔稱「揪鞋」。因為那時人多穿布鞋,在腳跟那裡摺著鞋尾踩著,離位時要把它揪好,也在嚷「我、我」,待揪好之後,別人已先付好了,還在埋怨別人好和他爭。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時事透析】

【息息相關】

【黃金歲月】

【羊圈守望】

【畫中有話】

【人間如話】

【誠心所願】

【教會今昔】

【文林】

【環保.資訊】

【神學縱橫】

【真情真性】

【城市脈搏】

【交流點】

【才德女子】

【大丈夫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