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教育


1973 期(2002 年 6 月 16 日)
◎ 如情未了 ◎ 李碧如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一位精神科醫生在報上寫,小朋友養的烏龜死了,打電話到工作間找媽媽,媽媽正忙得七葷八素,於是叫孩子把死烏龜暫放冰箱,等她回來再處理。醫生嘆息媽媽沒有掌握時間去安慰孩子,沒有讓孩子悲傷的情緒及時宣洩,冰鎮烏龜等於冰封了親子關係。

  這使我想起多年前的往事。那時,我在一所著名天主教女校任教,校長是非常疼愛小孩子的修女,她設了一個代禱盒子,讓孩子們把需要寫下來投進去,在集禱時同為這些事項禱告。於是,有些孩子寫下為生病的祖母、為應付公開考試的兄姊祈禱等等,天天如是,進行得很順利。

  一天,修女在廣播中宣布,有人投進一張紙,寫著請大家為逝去的小狗祈禱,希望牠的靈魂得到安息。修女溫柔地責備孩子,祈禱是為了有需要的人,而不是為一隻狗,一隻貓來禱告的呀,以後別再寫這種瑣碎代禱事項啦!

  當時,我也在集隊隊伍中,心想:哎,真可惜!白白錯失了一個培養孩子愛心的好機會。

  對孩子來說,世界和平、別國戰爭、甚或天災人禍,距離他們都太遠了,他們關心的只是身邊人和身邊事,心愛的小狗死了等同於世界末日,為這事祈禱完全是首要大事,凡當過媽咪的人都會明白這種稚子情懷。

  事實上,如果成年人能看重孩子的「小兒科」問題,能把握「寵物死了」的時機去進行生命教育,就能讓孩子感受到天地萬物皆有情,便能保持一顆民胞物與的赤子心,便能學會泛愛眾而親仁,也必然懂得珍惜可貴生命。

  要孩子從死亡去學習生命之道是很痛楚的事,所以,成年人要學會善用「冰鎮烏龜」一類事件作為生命教育的媒介,減少孩子成長的痛楚。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雲彩見證】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