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主義衝擊下的教會(一)


1967 期(2002 年 5 月 5 日)
◎ 神學縱橫 ◎ 王文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新約聖經中有這樣一段記載:「於是使徒按手在他們頭上,他們就受了聖靈。西門看見使徒按手,便有聖靈賜下,就拿錢給使徒,說:把這權柄也給我,叫我手按著誰,誰就可以受聖靈。彼得說:你的銀子和你一同滅亡罷!因你想神的恩賜是可以用錢買的。你在這道上無分無關;因為在神面前,你的心不正。」(徒八17~21)這個西門的宗教觀是典型的「消費主義」邏輯作祟;消費的宗教觀自古已然,並不是現代人的獨有戲法!

  有人問:「消費有甚麼不好?」筆者的看法是,如果為求滿足人類的基本生理及心理需求,「消費」不見得是壞的。但是,真正的問題是可能是「神學性」的,如沈介仁牧師在「從創造看消費」一文中說:「人類在上帝面前高品質的美善生活在於享受恩賜(消費)的同時,也達到了管理善用(正常並正當的消費)的責任,如果人在一方面超過或不及,在第二方面也不能深盡其責,他所表現的就是濫用和浪費;如此,上帝所賜的東西就不再是福祉,反而變成災禍了。」

  我們身處的是一個鼓勵高度的物質享受的社會,人們透過大量的金錢賺取和消費為手段,藉以滿足物質享受的追求。可是社會在此正走向了發展偏差的結果,學者陳坤宏博士在《消費文化理論》一書指出:「消費層次往往壓抑至物質滿足、感官娛樂享受為唯一的出路,而休閒與文化需求則遭受漠視。同樣的,在消費市場裡,任何新興起的大眾性、低俗的消費文化(商品)均成為大眾社會互相爭寵的對象,不論是世界各地五花八門的餐飲、服飾用品、通俗娛樂性、三溫暖、理容按摩、美容護膚中心、秀場、俱樂部等等均然。」

  我們不難發現,現今一波又一波的流行文化有逐漸低俗的傾向,「次文化」及「多元文化」儼然以合理的姿態挑戰「傳統文化」或「正統文化」,逐漸脫離定於一尊的思想模式,甚至形成百家爭鳴的局面。基督教教會有否正視這些社會現象並提出反省和批判?筆者的觀察是:從嘴巴講的有多少是不得而知,但從文獻來看似乎是鳳毛麟角!大部分所謂的「福音派」教會對「消費主義」這個問題可說是不聞不問!

  台灣基督教長老會的牧師林鴻祐對消費流行文化有很深刻的反省;關於甚麼是「流行」,他在「消費流行文化之認同及其反省」一文提出有力的說辭:「簡言之,『以虛換實』表現出流行的特色,通過追逐的那些本是虛空的事物與表現,真以為自己能夠得到心靈之踏實、生命表現的真實。而且,當擁有這些虛空的事物表現後,竟以為自己真是心靈踏實呢!只不過,也因為這些事物及其表現的本質是虛空,這樣的踏實感很快就會消失,追逐流行的人們需要再一個新的虛空流行來填充,以彌補日漸消褪的踏實感與成就感。」

  林鴻祐牧師發出感慨說:「當流行本身成為目的,而人不知道自己將往哪裡去,才是心靈危機的最大問題。流行文化帶來的往往是人們分不清楚自我認同(identity)與投射的認同化(identification) 。當一個人沒有明確的自我認同(identity)時,又必須尋找到可以自我慰藉的認同時,流行文化之素材正是尋找自我認同化(identification)之來源與目的。」換句話說,「消費主義」帶來人心的宰制才是最可怕的問題。

  不約而同,學者柯志明博士對「消費文化」的批判也提出類似的危機,他關心的是個人的「主體性」在消費文化中逐漸喪失,他在「消費文化:一種致命的迷惑與宰制」一文指出:「在消費文化裡,商家不只供給貨品。而且還製造貨品的『價值』,進而塑造消費者的物品意識形態、人生意識形態,致使消費行為不純然出於清楚的自主意識,而是在商人所構造的意識形態網絡裡的一種非自主性行為。因此,一旦我們進入這個消費符號體系,則失去自主性乃是交易的自然結果;或者反過來說,交易是我們失去自主性的必然結果。」

  (作者為台灣中華福音神學院學生)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前線】

【教會圖說】

【神學縱橫】

【宣教千里】

【牧養心聲】

【男人傳奇】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市井心靈】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一個人在路上】

【一台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