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
克服恐懼


1858 期(2000 年 4 月 2 日)
◎ 親密家庭 ◎ 麥張偉芬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十歲的大兒子終於在三月中面對上顎多生齒的手術,這隻多生齒內藏於牙肉內,要靠X-Ray 才可看見,醫生要先把口部麻醉,然後從上顎內肉開刀,把它拿出,事後要縫五針線,一星期後,若沒有發炎,就可拆線。

  這一次的經歷,當然會加深我們母子感情;然而最珍貴的是,我認識兒子如何倚靠神地去克服恐懼,而最終肯面對這次很順利的手術。

  縮短恐懼期-「媽媽,請你現在不要提及它,到那日先至算啦!」他禁止我們在手術前的日子裏,提及牙齒的情況,因為他確實有恐懼的情緒,只是暫時壓抑著。

  肯祈禱-在手術前兩天,他知道那日子臨近,惟有倚靠神,晚禱或個別的禱告,他嘗試去感受神的大能和同在。出門前,他帶著非常憂慮的心情,提議我們再次祈禱,那時的我,真是甜在心頭,因為神是他重要的靠山。

  與醫生對話-進入診症室時,身體開始顫動,但見他一鼓作氣似的,向醫生提出問題:「醫生,你會怎樣做這手術呀?」醫生答:「......」「你會用甚麼鋸?」醫生答:「......」「你是否會先麻醉我?全身?半身?是否會很痛?」醫生答:「......」在此問答過程中,他的眼淚急湧而下,我鼓勵他可大喊一場,但他沒有。感謝神,預備這位很有耐性及智慧的男醫生,逐一解答小兒的問題,當醫生解答他的疑問時,其實是幫助他減壓,讓他逐漸放鬆自己,勇敢地去面對,否則有口開不得,強權用不著,手術終會延遲或失敗。

  感謝神,孩子在此次手術中,建立了對神、家人及醫生(別人)那種信任感,真是十分寶貴。原來兒童內心不斷地思想很多問題,等待適合的人在適當的時間去解答,這會平伏他的疑慮。相反的,兒童愈多問題得不到回應,那麼情緒會愈波動。加上那醫生服事人的榜樣,我相信小兒在人際關係上,也學會了美好的功課。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