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手術


1896 期(2000 年 12 月 24 日)
◎ 癌病答客問 ◎ 楊牧谷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胃出血一定是胃癌的徵兆嗎?

  不,上消化道出血,最多見於胃,十二指腸潰瘍,其次是肝硬化引起胃底或食管曲張靜脈破裂,二者加起來佔了80%。胃及十二指腸腫瘤引起的出血佔5%,主要見於胃癌,其次是惡性淋巴瘤,肉瘤和鄰癌等。

  
胃癌出血可有固定早期或擴散型而有不同的表現嗎?

  有的。早期胃癌破壞粘膜及粘膜下屬,常伴有重度萎縮性胃炎。粘膜下層有豐富血管網,當遭到破壞時可引起出血。破壞面積大,出血面積亦大。這時期因胃癌出血,又比擴散型胃癌出血為高。

  因為早期胃癌無自覺症狀(約佔30%),其中多數是因嘔血及便血求治而發現患上胃癌。故年齡在40歲以上,既無胃病史卻突然出現大出血,應想到胃癌的可能而求診於腸胃專科。

  擴散型胃癌出血倘屬中晚期,多伴有貧血,消瘦,卻無明顯嘔血及便血歷史。從病理檢查,常可見癌潰瘍表面有很厚的白苔,中小血管內有血栓塞或癌栓塞,大出血機率不高於5%。

  這期間出血者有可能屬大出血,有明確的嘔血及便血歷史。這種病人雖多帶有貧血,但糾正貧血之後,狀態很快恢復,手術治療效果亦佳。

  
不同期的胃癌有甚麼不同的療法?

  胃癌最主要的治療手法是把患癌部位切除,而切除的部分與醫生定為第幾期的胃癌有密切的關係,一般說是:

  0-I期:部分切除胃部,或全部切除;此外,在手術中醫生可能連附近淋巴結也一併割掉。

  第II期:部分或全部胃切除,淋巴結可能一併除去。

  手術後,醫生可能採用化療或放療,或二者兼用。

  第III期:全部割除,術後用放療或化療;或二者兼用。

  第IV期:以手術來阻止惡化,減少流血,或除去阻塞胃部之癌腫,亦可能用化療來除去病癥。

  
人應該多久照一次胃鏡來防範未然?

  對高發率病人來說,四十歲及以上的,每年照一次胃鏡是有需要的。

  以不同年齡的胃癌死亡比例來說,三十歲以下患胃癌又死亡的人數很少,但從三、四十歲開始就漸漸增加,到了七十歲就佔了胃癌死亡總人數的30%,屬於最高一階層,故四十歲或以上的,每年照一次胃鏡仍是需要的。

  
醫生怎樣決定要做胃全部或局部切除?

  很有意思的題。一般說,胃癌若生在入口附近(噴門),醫生就會用全部切除。癌腫若長在出口附近(幽門),醫生就多會用部分切除。所謂部分切除者,是指胃以下1/3到2/3的位置,手術大概一至一小時三十分便能完成,住院亦只需一個月左右。

  除了胃之外,今天醫生多會考慮把你周圍淋巴一併切除。術後也會考慮加用化療,不過現代使用化療藥對胃癌細胞的作用有限。醫生在手術中若留下殘餘癌細胞,化療對它的作用頗有限,不過即或如此,化療對暫時抑制癌細胞的生長及發展仍是有效的,只是在殺減癌細胞上效果就不太好了。

  換言之,術後加放療與/或化療,主要視乎癌腫是不是屬早期發現一類。

  
沒有了整個胃,人怎可能仍活下去?

  可以的,不過病人要改變一下他的飲食習慣,如:吃易消化的食物;食物不能太硬,以軟為主;細嚼慢嚥;少量多餐。不少病人適應了這種新的飲食習慣後,都說人比前輕鬆舒服。

  
我婆婆八十歲,最近給驗出患上初期胃癌,醫生建議她要做手術,你以為怎樣?

  你提了一個好多人都關心的問題,即到底人到多大年紀才不應考慮手術治療?

  我們的動機是好的,恐防手術帶來的創傷太深,效果又沒保證,因此不想老人家吃苦。但我們有兩個醫學資料沒充份把握好。第一是人的平均壽命已經顯著延長,所以昔日被稱為老年人今日可能只可稱長壽者,他們承受手術及術後復原的能力,都不是昔日能期望的;故此,今天高齡癌病患者越來越多接受手術作治療方案之一。

  再者,今天醫學愈來愈進步,不穩定因素愈來愈變得有把握去應付,像麻醉法的進步,手術前後患者的集中管理法,更是非昔日能比。換言之,老年人接受手術的安全度亦大大提高了。

  我建議你約她的主治醫生好好一談,把你們的憂慮一一跟他討論。假如醫生有把握做這手術,他應該是從專業的角度來做這判斷,我的意見是:接受醫生的建議,充份與他配合,叫你婆婆得最大的好處。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神學生講場】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