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將於下月慶祝百歲壽辰的英國王太后,最近立下了連串規矩,要求屆時前往克拉倫宮祝壽的賓客遵守。......王太后要求侍臣必須在大壽前通知所有來賓守則細節。」(《明報》10.7.2000)
在這個講求「隨便」、「隨意」,甚麼也是casual的年代,英國王太后的祝壽守則,的確令人耳目一新。女賓要穿裙子、襯衣和外套,男賓要穿禮服,這可算合情合理;但要求祝壽者與王太后談賽馬,甚至是提供賽馬「貼士」,則可謂匪夷所思。這位王太后已經一百歲了,還那麼熱衷於賽馬,我想如果香港尚未回歸祖國,祝壽團最好由馬評家組成才合其心意。
這位貴為人瑞的王太后頒布的祝壽守則,反映出英國人複雜而深沈的性格︱又古板又創新,又嚴謹又幽默,就正如英倫三島的天氣,冷漠陰晦中突然有陽光垂青,足以令人一日數驚。但千萬別誤會王太后食古不化,守則中有一項勸諭患哮喘者不宜赴會,因王宮的寵物犬或會引起他們的不適,就顯示出她雖然長期住在深宮,仍然體恤小民的需要,人情味可謂濃厚。我想一個社會、一個民族是否有資格稱為民主,這些小節也是不容忽略。愈是照顧到人民個別的需要,這個社會才堪稱具備人道精神。
另外一個要求也堪玩味。「可以拍照,但在(王太后)許可前,不可露出相機」;為甚麼連「露出相機」也不准許呢?只要求賓客在王太后同意之前不拍照不是更簡單嗎?王太后的想法有時又是不可思議一點。
規矩規矩,雖然其中一部分比較過分,但賓客是不會介意的。回想起來,我們是走向另一個極端,甚麼規矩都沒有,連守禮拜時也是手提電話聲此起彼落,洗(浸)禮時則一大羣親友舉起相機拍個不停,十足明星在剪綵。這樣看來,英王太后立下的規矩是不錯的哩。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