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仰實踐
佈道與社會行動


1873 期(2000 年 7 月 16 日)
◎ 文林 ◎ 馬國棟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社會行動是讓人明白福音,因此「參與社會」就是將福音實踐出來,是傳福音的夥伴,是彼此相屬,是重要的媒介。也有人認為社會行動是佈道的結果,因此不論在家或在外,對人愛心的表達和福音的關懷,能在不同地方帶出見證,例如基督教辦的醫院、學校等,這些都是傳福音的異象所引發的。

  

  對於佈道與社會行動這課題,多年來在基督教會有不同的立場和見解。其一是堅持佈道乃教會唯一的目的,社會行動是在教會責任的範疇之外,例如:社會服務、政治參與、社會問題改革等,如果這些「行動」的主要目的不是引領罪人悔改,就不應參與及花太多精力。另一觀點指出社會行動是讓人明白福音,因此「參與社會」就是將福音實踐出來,是傳福音的夥伴,是彼此相屬,是重要的媒介。也有人認為社會行動是佈道的結果,因此不論在家或在外,對人愛心的表達和福音的關懷,能在不同地方帶出見證,例如基督教辦的醫院、學校等,這些都是傳福音的異象所引發的。

  

三個觀點

    我們從上述的立場總結出三個主要的觀點。第一,傳福音是主的命令,這是首要的;第二,佈道與社會行動皆重要,但佈道是最基本的目的;第三,兩者同樣重要,就如雀鳥的雙翼和錢幣的兩面。

  第一個觀點的好處在於使更多未信者能直接聽到福音,教會更能集中宣講神的說話,教導和建立基督的身體(弗四12),而讓其他政府機關提供社會服務,這樣基督徒的屬靈生命能愈趨成長。其弱處在於基督徒會因而「減少」對貧苦人、或戰爭中受害的人,生發憐憫的行動,因為他們認為教會和社會好像兩個截然不同的世界,令他們自然被分隔出來,很多人帶着飢餓的身體死去,他們缺乏的是「食物」,而不是「聖經」。

  第二個觀點能為兩個極端帶來一個平衡,但仍以傳福音為最基要的目的,這樣基督徒在履行社會責任時,仍不會失去方向。(可十六15)這說法的弱處乃是難於分辨佈道和社會行動的性質,因為兩者容易混淆,而其中也沒有清楚的分界線。

  第三個觀點的好處在於顯出教會生活的兩個範疇:在神國度裏屬靈的生命和在地上暫時的生命。這說法強調神對貧苦的人特別愛顧,好像耶穌醫好有病的身體,也同樣醫治有病的心靈(路四18)。這也帶來教會對社會的重視,特別是第三世界的需要。其弱處在於履行社會責任不能等同傳福音,這樣會誤導信徒以為參與社會行動就是傳福音。

  

怎樣協調

    這三個觀點不容易協調,因為三者都能找到很多經文或理據去支持,我相信「萬事都互相效力,叫愛神的人得益處,就是按祂旨意被召的人。」(羅八28)雖然在理念上會有矛盾,但實際的工作卻是相同的,例如有些人是宣教士、佈道者或傳道人,也有基督徒在法律界、教育界、醫護界、服務性行業等。在這些不同的層面上,若每位信徒將他們屬基督的生命顯露出來,那時果效就非筆墨可形容了。

  在香港,有很多基督教機構,甚至政府機構都實踐社會關懷行動,所以我們只管繼續傳揚基要或直接的福音,因為多年來不少人對基督教已建立了好感,例如大多數未信的家長都喜歡自己的兒女在基督教學校讀書,這正是我們去收割莊稼的時候。這情況很類似北美,當我在紐約唐人埠傳道三個月,帶領短宣隊向當地人傳福音的時候,很多人都渴望聽到有關天堂、地獄、耶穌和永生的信息,但我也沒有作過任何社會關懷行動。

  在我個人而言,我較贊成第二個說法,傳福音與社會行動並行,但無論如何,傳福音是最基要的。作為基督教的領袖,我們應該按着不同的環境而作出適當的轉變。「不要效法這個世界,只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叫你們察驗何為神的善良,純全可喜悅的旨意。」(羅十二2)更要清晰聖經給我們的方向:「凡我所行的,都是為福音的緣故,為要與人同得這福音的好處。」(林前九23)

  

實踐使命

    筆者在香港短宣中心服事,那裏有專人翻閱報章,剪輯社會上備受「天災人禍」影響的個案,然後張貼在命名為「誰來愛我」的壁報板上,讓短期宣教士去探訪這些受害者。我們帶備金錢,也預備福音信息,讓他們的身、心、靈都得着幫助。最近跟進一個因工業意外而死去的工人的家庭,他留下妻兒,我們按報章上「大概」的地址去尋覓,不斷禱告,又向那裏的街坊朋友查問,最後才找到他們。這個彌漫着愁雲慘霧的家庭得不着很多人的關心,然而主耶穌的福音和實際的金錢餽送成為他們的安慰。往後的日子,透過短宣不斷跟進探訪,他們產生了慕道的心,感謝神!

  「要收的莊稼多,作工的人少。」(路十1-3)在今天充滿苦難的社會中,你願作個「傳福音的好撒瑪利亞人」嗎?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聯會特別事工】

【教會之聲】

【畫中有話】

【誠心所願】

【文林】

【癌病答客問】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探病錦囊】

【貞潔有道】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父母也EQ】

【心靈照相機】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