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城小景「街頭默想—另類工作者」


1815 期(1999 年 6 月 6 日)
◎ 文林 ◎ 林浩揚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一天,完成了整日的功課,從油麻地步往尖沙嘴,已是晚上十時了,途經上海街看看有可買的東西沒有,店舖多已關燈休息了,偶爾一些小販車子還停在街角一堣。街上途人稀疏,黑沈沈的氣氛濃厚,連街燈也抗衡不了。往上望那樓宇是戰後初期的建築,變得黑漆的外牆日久都失修了;晴晚下的地面滴滲污水,應用了「各家自掃門前雪」的訓言,店東隨手傾倒已成習慣。這種氣氛像是驅趕中產人遠離那兒一般,不知有多少大眾居於其中。

  一瞥,看見一位四十歲左右的女士,穿上奪目的長衫,擁有柔長的秀髮,肩上小巧的手袋,站在街頭上。這黑沈沈的街頭原不合襯她的服飾,使人好奇在這裡等待是幹甚麼?不久我才明白過來,有人經過,她望著對方,便以誘人的聲線呼喚,又說:「只是二百塊。」她的背景是怎麼的?大眾從不理會,從不關顧,只看是富裕社會的邊緣一族。記得社工老師的奇遇,還想效法。想當年他與同學們在晚上尋找在街上留連的性工作者,主動與她談天,了解她的背景和工作狀況。可曾有人想過會去關心她們,因為她們是耶穌的朋友呢?

  社會富裕起來,教會也中產化了,使命也轉投了向「知識分子」傳佳美的福音,有福音到另類一羣沒有?所有人都是主耶穌所關心的,真渴望她們同樣依靠主耶穌。當把福音資料轉告給她們之前,可否停下來細聽她們獨特的人生故事,尊重她們的現在和接納過去的所有。羅馬書十章十二至十五節記載:「其實並不分猶太人和希臘人,因為大家同在一位主;他厚待所有求告他的人,因為『凡求造主名的,都必得救。』然而,人還沒有信他,怎能求告他呢?沒有聽見他,怎能信他呢?沒有人傳揚,怎能聽見呢?如因沒有奉差遣,怎能傳揚呢?如經上所記:『那些傳美事報喜訊的人,他們的腳蹤何等佳美!』」願安逸的信徒主動關愛基層者!


【要聞】

【教會、機構短訊】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