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篇
 「進入兒童的心靈世界」


1829 期(1999 年 9 月 12 日)
◎ 親密家庭 ◎ 麥張偉芬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最近參加了一個以兒童為本的「親子遊戲治療」課程,四課「基本法」,四課「實習坊」,講者是「城大」劉雪霞講師。又閱讀了《童年的困擾》這本書後,使我更加曉得兒童的思想、需要和感受,是要被父母知道、閱讀及了解出來,從而在情緒上得到穩定。透過所預備的玩具遊戲或特別遊戲時間,我去學習說出一些回應感受的說話,例如:當小孩在地上把玩著幾輛玩具車時,說:「這些車行的路很窄。」我要即時有一些回應說話:「啊,要小心行囉。」這樣做,是可收心靈相通的果效。這是課程中所學習得到的技巧,而且講師也提出技巧背後的意義,這是最寶貴的地方。

  我相信與孩子談話是一種獨特的藝術。孩子的說話並不是無謂的,他們的信息可能是一套心靈密碼,需要翻譯出來。一位幼兒班學生第一次上課,看見壁報板上的圖畫,會說:「這些難看的圖畫是誰畫的?」在旁的母親必然以責備的語氣說:「不可以這樣說。圪」若老師明白他的心意,會說:「在這裡不一定要畫漂亮的圖畫,高興的話,你也可以畫醜的。」這位小孩忽然浮現一絲笑容。啊,原來他的問題背後,其實是擔心:畫得不好的孩子會有甚麼後果。若果小孩對某些事情有強烈的感覺時,不要靠驅趕來消滅,乃是要用了解來接納那些感覺,他們才能建立自尊及自信,並有良好的專注及自制力。

  現時,我也引用這些學習精髓去教導我的三個小孩,效果果然很好。當他們在情緒不穩定時,我也知道如何去面對及引導這些情緒被宣洩出來,而不會累積而成為彼此溝通的障礙,更讓他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關懷及愛護,從而改變對父母既有的負面印象。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