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建造一個健康的文化


1829 期(1999 年 9 月 12 日)
◎ 教會之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時下,我們常聽見年長的多以「一代不如一代」,「世風日下」等形容詞來描述當下年輕一代。不錯,他們可能在學識和品格修養上真的比上一代稍遜,但我不覺得常拿這一代與上一代比較是一件健康和有建設性的事。因為上一代不一定是我們理想的世界。或許,我們需要從比較和「想當年」的心態走出來,以自我反省的態度去與新一代共同建立一個健康的文化。

  對筆者來說,時下最急要面對的是消費主義。強調消費主義的迫切性不是要漠視色情文化,低劣品味和青少年罪案對我們社會帶來的衝擊,而是因為我們似乎低估消費主義的破壞性。尤其是在香港現時經濟正出現負增長情況下,我們似乎無辦法相信我們還可談得上消費主義。但若果我們睜開眼睛,我們就發現年輕人的消費能力並沒有顯著降低。例如,一隻鐳射唱片要一百元,而普通一個年輕人可以擁有約數百隻鐳射唱片。又例如,卡拉 是年輕人常去的地方,而每人的消費最少一百元。事實上,時下的消費品的對象多以年輕人為主,因為他們是最肯花錢的消費者。(誰提供他們的能力又是另一個問題。)這樣,青年人強大的消費能力和商家又不斷製造年輕人的需要,就強化市場對青年人的塑造。當然,這不一定是一件不好的事,因為市場導向可以是中性的。但從社會現況來看,我看見是負面多於正面。消費主義帶來的,就是將事物價格化、對物質無止境的渴求和缺乏為他人想的精神。

  消費主義就是要將事物商品化,以致每一件事物都有價格,可供選購。每一事物的價值就從其價格反應出來。「是否負擔得起」就是商品價格化的最核心問題。一方面,我們的價值在乎我們「是否負擔得起」,消費就是決定人的價值;另一方面,因每一事都有價格,所以,身體亦不例外,可買可賣。最後,我們就將色情文化變為一個供應和需求的問題,而其道德性則被減低。

  此外,物質主義正鼓吹對物質無止境的追求。這樣的追求使人誤信物質能滿足人類真實的需要。這驅使人類不斷追求和製造物質。結果,這帶來對心靈世界變得陌生,對自我亦變得含糊。因為沒有心靈世界的建立,單方面對物質的追求只會使我們成為它的奴隸。另一方面,對物質的追求使人對環境生態無止境破壞。因為消費主義只強調使用權,而不理會責任。沒有對消費主義徹底的批判,環保教育只會停留在少用膠袋的層面。再者,因消費主義帶著強烈的個人主義和享樂主義色彩,容易使人變得自私和漠視別人的需要。

  然而,當我們批評消費主義對青年人負面的影響時,我們年長的何嘗不是鼓吹這樣的風氣嗎?不單因為我們為年輕一代提供金錢和物質,而更是因為我們的生活就是這樣。從我們由樓換樓、選購和棄置家具與電器、旅遊與飲食的生活,我們都是講求和追求物質享受。當然,有誰不想提高生活的條件呢?這是錯嗎?不是,而是我們用上大部分的精神去改善生活條件,卻沒有留下時間去提升生活的質素。我們誤信生活條件與生活質素有必然的因果關係。事實上,當我們投訴年輕一代消費狂熱時,我們何嘗又不是呢!我們需要拿出一點的決心,不再以買樓賣樓,到那處大飲大食與下一代度過他們的童年。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文林】

【親密家庭】

【餘暉集】

【資訊年代】

【溪水旁】

【教會圖說】

【牧養心聲】

【如情未了】

【交流點】

【古道今詮】

【商數啟示】

【童話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