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居城市—記憶與生活


3050 期(2023 年 2 月 5 日)
◎ 生命教育 ◎ 龔立人

分享: 推特推介 Whatsapp 電郵推介 電郵 臉書推介 臉書 推特推介 推特
 

  早前,不同組織發表了有關宜居城市2020年排名。香港排名令人失望。例如,香港在ECA International 排名是第77名。英國雜誌《Time Out》排名是第52位。我們可以質疑這些報告的準則不公平,但我們仍要面對香港生活的事實。事實上,香港特區政府已制定《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希望令香港是一個更宜居城市。以下,我嘗試從生命教育角度思考宜居城市的條件。

  除了安全、居所和生活收支外,宜居城市要考慮社會文化,其中是保持物質環境的記憶性和生活性。有別於鄉村,城市空間主要是物質環境。物質環境為在這城市生活的人帶來記憶座標,從而建立人的歸屬感和城市的身分。記憶標示了時間和空間,而我們回到那感覺交會之點,就構成了記憶。就此,古物古蹟辦事處會就香港個別地方、建築物、地點或構築物評定他們的法定古蹟身分。然而,在以生產和消費主導的城市下,古蹟多成為經濟資本,為經濟服務(例如:成為旅遊熱點)。用現代概念,這是「活化」。但法定古蹟跟人的生活經驗可能有一段距離,因為那法定古蹟對我可以沒有任何記憶。反諷,可能沒有法定古蹟身分的物質環境才是人的記憶座標。例如,我們在不同時間、在同一空間活動過的人,與我們有一層關係(儘管是陌生人),這是校友的概念。沒有法定古蹟身分的某學校、商舖或屋苑卻是某些人的記憶座標。2004年,龍應台提出中環價值,批評香港是一個沒有歷史和記憶的城市。經濟、致富及效率視為社會進步指標。2006年的保留舊中環天星碼頭事件、2007年的保留皇后碼頭事件和2007年的保留喜帖街事件等反映城市在記憶與發展的張力。近10多年,社區導賞的誕生和普及,在欣賞社區特色之餘,也肯定人與地的生活經驗和記憶。

  除記憶外,由消費和生產帶動的城市更直接影響都市物質。2003年7月中國政府推出的港澳個人遊改變了香港,即香港成為滿足中國遊客的消費地方,但香港人生活遭邊緣化,例如,商舖單一化(藥房店和金飾店)。

  原來,一個稱得上宜居城市,是因為這城市保存了記憶,並是生活的城市。


【要聞】

【教會之聲】

【誠心所願】

【釋經講道】

【城市心靈】

【心靈絮語】

【意象傳真】

【教會及機構短訊】

【新會員堂巡禮】

【牧心世情】

【珠峰南麓譯經記】

【生命教育】

【窮遊世界學無窮】

【退休札記】

【連載小說《捨得》】